第九十章 军需风波 中-《重生明末做皇帝》
骆养性的语气有些不甘,他已是锦衣卫指挥,在朝中也是皇帝近臣,身份尊贵,从未被别人如此骂过,可现在自己却如一个三岁小儿一般被福王辱骂,自己还不能有什么话反驳,想想都觉得窝屈。
“指挥使大人,想来福王干涉国家大政,以犯重罪,虽是皇亲国戚,但也不能如此趾高气扬的对我等指手画脚,他的书信,指挥使大人不必放在心上,只可上奏一封,并把书信交于皇上,皇上心中自有明断。”这个千户的意思很简单,咱们对付不了福王,有人能对付,这些事情也不用咱们来操心,让皇上去想法子,咱们只要把差事做好,就万事大吉了。
虽然千户都这么想,但骆养性却不能这么想,这福王再怎么说也是皇帝的亲叔叔,血浓于水,自己如果贸然上奏,又把书信交给朱由检,那岂不是让朱由检为难,他虽然觉得朱由检睿智英明,但却不觉得朱由检会为了一桩案子得罪自己的皇叔,给自己留下一个骂名。
当然这也是因为骆养性跟随朱由检的时间太短,还不太了解朱由检的禀性而已。
“此事万万不可,我等出了京师,深受皇上信任,若把福王这件事情告诉皇上,只能让皇上与我等一般犯难,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岂能为了自己,把骂名与烦恼丢给皇上呢?”骆养性没有同意这个千户的提议。
李世超这时候出列说道:“指挥使大人,您若是有这个想法,就太不明智了,皇上让您来洛阳调查军需案,便就知道洛阳城中的福王殿下一定是个阻碍,让您来,也是因为您是皇帝近臣,受他的信任,您的身份足矣震慑洛阳府各级官员,至于福王殿下,对待您,心中也有些忌惮之处,若是您不把书信交给皇上,也没有把我们调查的结果交给皇上御览,只怕皇上心中更加不喜,与我们办案也十分不利啊。”
李世超虽然说的有些道理,但骆养性却下不了决心,他快速升迁到了这个位置,只凭着朱由检的宠信,根基不稳,若是没了皇上的宠信,只怕他会与前任田尔耕一般,黯然收场。
“这个法子可行吗?”骆养性又开口询问道。
房中的几位千户都点了点头,实然李世超与大多数千户一般,他们只想着办案,可若是骆养性身上担着的压力过重,便会影响他们办案的进度,福王这个名号太大,大到普天之下只有皇帝能够承受住,骆养性虽然说他要一力承担,可所有人都明白,他顶不住,若是他顶不住,朝廷军需大案,便会草草结尾,到了那时,皇帝脸面无光,朝廷威信全无,必须要有人为其政治后果买单,处罚的人只能是骆养性与办案的人员。
骆养性心中又想了想厉害之处,这福王端是无礼,开口便骂,就算皇帝也不会如此侮辱一个大臣,真仗着自己的身份高,不把所有人放在心上吗,越想越气,骆养性一拍桌子,冷声道:“即是如此,我便把书信交于朝廷,你们快些禀报案子的详细进度,让我一并道来。”
“指挥使大人,我查到在军需份额刚到洛阳的时候,洛阳府确实拟定了份额分配,并交给各乡绅大户之手,但只把份额交给大户们,却没有相应的处罚政策出台,只是派人上门去催,可所有乡绅都不同意,河南巡抚田光与洛阳知府赵声意,并效仿开封之策,派兵士上门催要,就是这一举动,让乡绅做不了了,他们联名拜访福王殿下,只因福王殿下在洛阳时日已久,与洛阳本地的乡绅关系极好,并有确凿证据,他收取了乡绅许多财物与珍宝,便开口压迫河南巡抚田光与洛阳知府赵声意,二人迫于压力,又因交粮时日已近,便把手伸向了百姓。”一个千户开口说道。
在这个千户话说完后,李世超也要开口说道:“指挥使大人,下官调查,这田光与赵声意对待乡绅,无有作为,但对待普通百姓,可谓是“良策进出”,衙役抓人,丈量土地,发布官文,强买强卖,逼迫百姓把他们手中的粮食全部买下,导致民怨四起,民愤极大,这田光有大罪责,虽说福王殿下乃是皇叔,但他受到压力后,没有上奏朝廷,想解决之法,反而随波逐流,为保政绩无失,胁迫百姓,指挥使大人应该把他的罪责全部写于奏章之中,一朝廷重臣,只知讨好宗室皇亲,不知体恤爱民,国家祸端之始。”
李世超把矛头指向了田光与知府赵声意,正是因为他目睹了开封府吴可信的作为,故才对田光与赵声意有些看法,他在想,若是吴可信在洛阳当知府,绝对不会发生这样子的事情,人总是在比较中产生强弱之分。
又有其余千户禀报了些他们调查的结果后,骆养性心中便有个章程,写了奏章,不过李世超提议,奏章应该一式两份,福王所写的书信与一封奏章派遣一位锦衣卫悄悄出城入京,而另一封奏章便派遣十几名锦衣卫护送,大摇大摆的出城,虽说锦衣卫在大明朝的天下,天不怕地不怕,但这洛阳府却不比京师周围,锦衣卫在这里的势力远远比不上当地官绅,若是奏章与书信被截,那可大大不妙。
骆养性同意了李世超的提议,并从随从中找出一位身手最好的年轻人贴身收藏奏章与书信,嘱咐他一路小心,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京师,而又调出一名百户,率领着二十三人,背着两个大包裹,大摇大摆的出了洛阳城。
实然李世超的担忧没有错。
一名百户与二十三名锦衣卫在晚上走到黄河旁边的时候。
周围十分安静,就连鸟叫声都听不到,百户觉得情况不对,便挥了挥手,其后的锦衣卫尽皆勒住马匹。
而这里荒草丛生,不见人烟,就算在这里把他们所有人都杀了,尸体扔进黄河,便会死无对证。
百户摸了摸腰前的绣春刀,多少年在刀尖上过日子的他,知道这里必定有埋伏,但他职责在身,绝不能退缩不前。
实际上,这名百户与身后的二十三名锦衣卫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背着的两个大包裹中空无一物,只当是指挥使大人递交给朝廷的重要证据,当然会用性命保护。
“嗖。”一道箭矢袭来,在黑夜中显得那么突兀。
百户隔开冲向自己的箭矢大喊一声:“抽刀,有埋伏。”
二十三名锦衣卫尽皆抽刀出鞘。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