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战打的惨烈,数次差一点就被南阳军破城而入了,幸的城中百姓的踊跃支持,青壮民夫亲自上城帮忙防御,甚至一些妇孺都帮忙在运送滚木石头桐油等等守城器械。 若非他们支持,这南乡是根本守不住的。 “长史,我们既然是准备和袁术和谈,需要等主公的消息吗?”这时候东曹主事站出来,拱手行礼,低声的询问。 “禀报主公是应该了,但是来不及等待主公的回信了,此事我请示了夫人,我们自己便做主了!” 胡昭闻言,摇摇头:“兵贵神速,虽然我们把南阳军困于顺阳之中,但是我们困不住他们多久,一旦袁军从汝南调兵前来,到时候就必然是血战了,为了尽快解决这战争,我们必须尽快让袁术松口,签下这和谈之约!” 南阳与汉中,算是毗邻,但是相距甚远,来回走一趟,消息传递需要时间,他们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等待,必须尽快解决此事。 毕竟他们看似占据上风,可若是南阳军狗急跳墙,他们也奈何不得,毕竟他们不会以雷虎之名去换取南阳数万兵马的覆灭,这个不值当。 最重要的是,现在如果和袁术彻底的不死不休,袁术一怒之下,硬是把豫州主力调遣西来,他们就麻烦了,届时别说保住南阳,恐怕连汉中都会陷入战争之中。 明侯府的战略部署从一开始就是夺取汉中,然后休养生息,这与明侯府的战略部署不符合。 所以必须尽快的解决这场战争。 “谁去叹?“ 刘劲问。 “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胡昭想了想,道:“明侯府中,除明侯之外,无非你我,还有戏志才,可代明侯出谈,为保大军后勤不缺,南乡还需要你亲自来镇压,调和各个县城的粮草,供应大军,唯我亲自走一趟宛城!” “万一……” “没有这么多万一的!” 胡昭笑了笑:“袁术此时此刻也不想打,他在意南阳,但是南阳最为富裕,人口最多,商路最密集的地方皆归于他麾下,我们所执掌之地,无非就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他不会为了这点利益而放弃他的战略部署!” “因此,这一次和谈的成功机会很高!” 他继续说道:“安全问题也不大,这时候,南阳需要太平,不仅仅是我,他袁术也不希望南阳沦为战场,一旦南阳沦为一片战场,我们几个县城,不要就不要了,可他宛城遭了兵灾,可就无法供应豫州大军的粮草的,此人既有鸿鹄之志,这口气肯定会忍住!” “万一南阳军安耐不住,强行突围呢?” “我已经传令,黄忠率军南下,有南乡兵马压阵,黄忠兵力俯视眈眈,他们想要向着冠军突围,不算成功与否,他们心中都清楚,能杀出去的人绝对不足十分之一,所以他们不会轻易突围!” 胡昭想了想:“不过在谈判未成之前,给他们提供粮草,记住,只提供他们三分之一的粮草,吊命便可,不可让他们吃饱,不然他们还真会拼命!” “为什么?” 一个幕僚不明白,问:“给他们提供粮草,岂不是资敌,我们的粮草都紧巴巴的,还给他们?” “不给他们,他们就会饿死,饿死之前,必会拼命,现在我们不想打了,自然也不会给他们拼命的机会!” 刘劲回答了这个问题,然后拱手说道:“放心,我会给他们提供吊命的粮草,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雷薄不是一个能拼命的主!” “我明日启程去宛城!” 胡昭站起来了:“明侯府的事情,就仰赖诸位操劳了!” “长史放心,吾等必尽心尽力,保明侯府上下平安!”众人站起来,拱手行礼。 ………… …… 豫州,汝南。 平舆城。 后将军府。 府邸正堂之上,袁术玉冠锦袍,盘坐高位,意气风发,气势炽盛,他正在召集一众文武,商讨南下九江的事情。 自从去岁的关东战役之后,诸侯四处,天下大乱,袁术趁乱而起,先夺南阳,后入豫州,虽在攻战兖州的时候被曹操击退,但是得了豫州,还有南阳汝南为根基,他无论是兵力,还是实力,都冠绝天下诸侯之首。 他的如意算盘也算了很好,既然攻取不得兖州,他也无需硬碰硬,他选择了南下,若能的江东为后花园,他的实力必可成为天下第一的诸侯。 所以开春之后,他已经准备集合兵力,攻取九江,得九江为跳板,便可进渡江入江东。 昔日的扬州刺史乃是陈温,今已领了扬州牧。 镇守九江的乃是刘繇。 刘繇昔日还出兵帮过汝南,此人并非这么好对付。 “本将军给刘正礼去了信函,可这厮却斩了本将军的信使,以表抗吾之心!”袁术阴沉的道:“九江我志在必得,中原征战,需粮草供应,江东百年承平,我需要江东,九江乃是吾进江东之重,若无九江,难渡长江,汝等认为,吾该如何出兵?” “主公,现在虽兖州曹操兵力正在向北讨伐青州黄巾,但是固守陈留之兵也不少,不可不防北部,所以必留下兵马防守北侧,徐州陶谦,看似不争,其实也暗藏野心,正在整兵,难保他不会看势而起,因此徐州方向也需要驻扎一部分兵马!” 长史杨弘站出来,拱手行礼,然后说道:“进攻九江,我们兵力尚可,可若是扬州牧陈温派兵增援,恐怕此战唯艰!” “主公,不如我们调遣江东军返回,进攻九江!” 汝南太守袁胤提议说道。 “孙文台现在屯兵何地?” 袁术闻言,想了想,问道。 去岁他已经调遣江东军南下进攻荆州,一个是打压荆州对南阳的野心,另外一个原因是消耗江东军的实力,成效不错,最少荆州军没有北上的意图。 “江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