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当年关山月的敦煌行-《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2/3)页

    李奶奶解释,“敦煌的洞窟,坐西朝东,背着阳光,下午的时候,太阳落山,基本上就看不见了,当时临摹的画作多,就需要争分夺秒,我也只能够做这些辅助工作了,不值得一提。”

    关老望着妻子,陷入了怀念,“一旦从灯光里发现了自己喜欢的画面,我们就高兴地一同欣赏,再分析研究其不同时代的风格、造型规律和表现手法。由于条件所限,只能挑选喜欢的局部来临。有时想临的局部偏偏位置较高,就得搬石头来垫脚。若在低处,就得蹲下或半蹲半跪、甚至躺在地上来画。就这样整个白天在洞里活动,晚上回到卧室还得修修补补。转瞬间一个月的时光过去了,用我和你李奶奶的不少汗水,换来了这批心爱的临画。”

    关怡笑,“怎么样,浪漫吧?”

    这个版本的父母爱情故事,也让关怡动容。

    苏亦点头,“浪漫!”

    这种相濡以沫的陪伴,世人少有,作为画家,能够有这样的伴侣,夫复何求。

    苏亦期待着自己未来可以遇到这样的灵魂伴侣。

    实际上,关老跟李奶奶的故事,苏亦也不是第一次说,关老24岁的时候就认识了17岁的李奶奶,当时,他们还是师生,后来经人介绍才在一起的。

    然后一辈子不离不弃,对于感情充沛的艺术家来说,两老的故事,才是真的浪漫。

    说到敦煌的画作,关老才说,“这些临摹的画作,我没有放在家里,而是放在美院的画室了,原本你们今天不过来,过几天我也要过去美院的。”

    关老要去美院,苏亦也不意外,他晚年就一直在美院生活,甚至,几年以后,省里面还给关老在美院建立一个院子当住宅。

    实际上,就算是现在,关老在美院也是有画室的。

    主要是,这些年,国家才刚刚对外开放,广州又是在沿海,不少外事活动都放在这里。

    而关老又是全国著名大画家,经常还有国际友人慕名而来参观。

    这种情况下,关老画室太过简陋也不行。

    所以必须要有专门的画室提供参观。

    甚至,还必须给关老提供一个舒适的创作环境。

    而在广州,又有哪个地方比得上美院这个关老生活大半辈子的地方作为合适呢?

    所以,这是后来著名的昌岗东路257号大院内的24栋小楼的来历。

    只是接下来关老的话,却大大的出乎苏亦的意料,“到时候,关爷爷就把其中一幅画送给你,当作你考上北大研究生的贺礼吧。”

    苏亦还没有反应过来,苏哲就连忙摇头,“使不得,使不得,老师太贵重了。”

    关山月在此期间约临摹了有八十余幅作品,这些成为他日后最珍爱的作品,视若儿女、跟随他走南闯北、处境再难都不愿割爱。

    就算是十年时间,这批画作也被他藏入了天花板隔层才幸免于难,不管最后关老还是捐赠给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收藏。

    前世,苏亦去美术馆的时候,还曾经去观看过画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