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点兵-《汉家功业》


    第(3/3)页

      曹操重重点头,待等关羽、张飞点兵结束,转身望向袁绍方向,眼神冷冽,语气森然,道“袁绍此举,与叛逆无异,将来如有一日,二位可不能作壁上观!”

      刘备对于袁绍也有恨意,道“曹将军放心,刘备知晓轻重。”

      孙策没有说话,但表情说明了他的态度。

      郭嘉这个时候走过来,道“下官听说,袁绍上书朝廷,将他的借刀杀人推给我们将军,说是我们将军抗命,才导致他的计划事败。”

      刘备哪里听不出郭嘉的意思,连忙道“曹将军放心,我立即上书朝廷,写明经过,绝不会让曹将军蒙受不白之冤!”

      “末将愿附署!”孙策跟着道。

      曹操笑着,拉过刘备与孙策,道“曹操受的不白之冤还少吗,不差这一桩,走,今日痛饮,明日杀贼!”

      刘备见关羽,张飞已经带兵走了,便应下,随着曹操返回大帐。

      等他们一走,曹仁来到郭嘉身旁,低声道“军师,朝廷真的会派人来吗?”

      郭嘉轻轻点头,望着刘备,孙策的背影,道“皇城府传来的消息,不会假。”

      曹仁面色迟疑,欲言又止。

      郭嘉喝了口酒,道“想说什么就说,我又不是将军,也不会对他说。”

      曹仁一惊,连忙道“倒不是不可与将军说。只是,末将在想着,如果朝廷真的派人来,只有刘备、孙策,怕是不足以让朝廷相信。而且,钦使是来我们这里,还是去袁绍大营?钦使不明情况,去了袁绍大营,便是任由袁绍摆布了。”

      郭嘉知道曹仁,是一个寡言少语,心思缜密的人。

      既然曹仁少见的问出口,看来是真担心了。

      郭嘉心里仔细思量一阵,道“以我的推断,朝廷派来的人,必然是能镇住袁绍的。只是我猜不透会是谁。”

      曹仁闻言,想了想,道“除了大司马,怕是也没有别人了?”

      大汉朝的文臣武将,在无声的进行着交替。

      老一辈的如‘三杰’都已经凋零,刘虞现在是仅存硕果,威望隆重,朝野咸望。

      郭嘉不置可否,默默一阵,道“轘辕关有什么消息吗?”

      曹仁摇头,道“没有。要不要派兵过去,以防袁绍耍手段。”

      郭嘉的目光,从轘辕关收回,落到袁绍大营方向,道“将军这一计是相当冒险的,袁绍一旦反应过来,我们将腹背受敌。还得想办法,给袁绍添堵。”

      曹仁站在郭嘉身旁,道“军师,用什么办法?”

      郭嘉笑着喝了口酒,道“昨夜的‘风吹草动’,想必是瞒不过袁绍的,不能用第二次。袁绍大营西面好像有一条河,你派人悄悄摸过去,给截流了。再在附近密林里,埋藏一点兵马,佯装有伏兵,加上将军在瓶壶关的举动,够袁绍去猜了。”

      曹仁立即道“军师高明!将军说过,袁绍此人,野心大,胆子小,多疑刻薄,这么一来,起码三天,袁绍不敢乱动。”

      “三天?”

      郭嘉嗯了一声,想了想,道“差不多了。”

      曹仁没有再多说,按照郭嘉的计划,匆忙去安排了。

      而曹操的大帐内,曹操,刘备以及孙策,三人有节制的推杯换盏。

      曹操兴致高昂,与刘备,孙策话语不断,忆往昔,畅想未来,豪气之情,溢于言表。

      仿佛破董就在眼前,弹指可灭。

      刘备不知道曹操是真有信心,还是另有图谋,心事重重,脸色拘谨的陪着。

      相比之下,孙策则从容的多。

      面对两个大人物,孙策如同一个小透明,除非两人点到他,否则就是闭口不言,一点不点。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急匆匆跑过来,递过一张卷起的纸条,在曹操耳边低声道“将军,洛阳城里来的消息。”

      曹操眯起眼,打开纸条,神色不动,心头却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甚至是沉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