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四大营 四小营,扒红薯-《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3/3)页

    也不知毛诚国等人去了哪里,今日竟猎获颇丰。

    李长文看了不禁笑着赞道:“这里确实是个福地,不仅土地肥沃,野物也颇丰啊。”

    “那是。”

    接着,刘升便带着李长文来到了田间地头。

    两大营地种植最多的是大豆。

    这种作物生长周期只需三个月左右,华初营最早种植是在五月份,如今都已经收获了。

    但更多是在六、七月份种植的,如今正好成熟,大队长、队长们正带着百姓在收获。

    一般都是连根撅起,拍干净根系的泥土捆扎,挑回去放到晒场上,像打稻谷一样,把豆子打出来。

    个人慢慢剥豆子也可以,但太慢了。

    除得到豆子,豆枝、豆壳还可当柴烧。

    李长文是真正躬耕陇亩的读书人,见大豆收获不错,便跟田里的农夫一样,满脸笑容。

    等看到一百多亩红薯地时,李长文却迷糊了。

    “首领,这里中的是何物?”

    “红薯,在大明那边也称作甘薯。”

    “红薯?甘薯?”

    李长文显然没听过——徐光启虽然写了《甘薯疏》,可知道的人并不多。

    刘升没多说,而是对跟着过来何贵友道:“何叔,这些红薯应该离收获不远了,挖点出来让我们瞧瞧。”

    “好咧!”

    何贵友答应着,声音听着就高兴、有劲儿,再也不想之前那样忧虑,八成是对红薯产量已有所了解。

    只见他拿着出锄头,小心地挖开了一陇地头,将一从藤底下的红薯都小心地扒了出来,赫然有五六个,大的已超过成人拳头,小的也有鸭蛋那么大。

    抖了抖土,他咧嘴直笑。

    “东家,这一亩地怕是能收八九百斤红薯呢!”

    李长文则看直了眼,回过神来不由激动地问:“听首领之前所说,这红薯结实如此多、如此大,竟还未完全成熟?”

    刘升笑道:“我此前也没种过,但见过,眼前这样子估摸再长个十天左右就差不多了。”

    这时何贵友又道:“先前东家说这红薯一亩能收千斤,俺还不信,现在却是彻底信了!”

    “一亩收获千斤?!”

    李长文几乎激动得颤抖,随即他就想到一个重要问题。

    当即问:“种一亩红薯需多少种子?可是要上等肥田才能种出来?”

    他想的是,如果一亩地的种子都需要好几百斤,那能收获千斤便没那么令人惊喜了。

    如果对生长的田地太挑,则不利于大规模推广种植,给人的喜悦至少会减半。

    何贵友见刘升笑而不语,就答道:“不需多少种子,俺们按东家教的,先育苗,再迁插。几亩种薯育出的苗,就种了这上百亩地!

    俺们这虽是在好地里种,但东家说,在山坡地、贫瘠旱地里也能种,收获肯定要少,但不会少太多。”

    “真的?!”

    “东家当面,俺哪能骗你?”

    虽然知道刘升、何贵友不可能说谎,可李长文仍感觉不可置信。

    需要的种子少,还能再山坡地、贫瘠旱地里种,收获却远超稻麦,甚至能亩产千斤。

    这种作物的存在,简直不可思议!

    好不容易让情绪平复下来,李长文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一时竟有些忐忑、紧张起来。

    “首领,这红薯不会很难吃吧?”

    第二更。

    【均订过500了,谢谢读者老爷们的支持,请继续追订!晚上应该能把均订过500的加更写出来。大概十点左右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