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二章 完璧归赵-《刀光如月映九州》
第(2/3)页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本秘籍大家都知道是庄子的《养生主》,根本也看不出有什么神异之处啊,凤九霄怎么就能一眼看出其中的秘奥?确定这就是青城秘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从这上面能看出武功修炼法门?
他们不知道的是,整部书虽是用隶书誊写的抄本,毫无异样,但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有人用朱笔写的批注,其中不乏“天师”、“葛洪”、“青城”、“玄武”、“琉璃”等字样,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
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扉页上有“五月初三,于龙虎山得《养生主》,距成《玄武》,只差《大宗师》”!
落款是:青城玄清!
青城玄清,那是数十年前执掌青城派的掌门啊!
如果这只是一部普通的道家典籍,那为何是从龙虎山得到的?
距成《玄武》,只差《大宗师》是什么意思?《玄武》是不是《玄武神功》?如果不是,又怎么牵扯到了龙虎山?《玄武神功》可是龙虎山的不传之秘啊!
但凡有脑子的人,看到了这么多关联的词语立刻就会知道,这本古册必是青城武功秘籍无疑!
可惜,“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些文字根本没什么特别之处,外人就算看一百遍、一千遍,也看不出来什么!
但世人就是如此,越无法参透,就越觉其珍贵!
越珍贵的东西,就越有人偷、有人抢!
偷来抢去,没想到落到了唐门!
凤九霄心道:唐老爷子果然有大智慧!以一本对他自己不过是鸡肋的《养生主》,不但化解了与青城的矛盾,还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厉害!
玉青子这几天若不是经过凤九霄的指点迷津,加上青城派独有的一些口诀,他断然也读不懂上面的“精义”!
他突然将书揣入怀中,一脸歉意,打个稽首:“不好意思诸位,本派至宝失而复得有些激动!失礼了!”
凤九霄笑道:“我若是道长,必定更加激动!”
玉青子笑道:“公子过谦了!这边请!”
通往祖师殿的路也很窄,都是羊肠小路,上面铺上了石砖,显得干净整洁。路两边全是参天古树,树影婆娑。此时太阳本就开始西垂,光线更显幽深。
随行的青城的弟子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火把,雨伞,火刀火石,水袋等,确保行程顺利,也彰显了青城派对凤九霄诸人的尊重。
曲曲弯弯,半炷香的工夫便到了祖师殿外。
祖师殿坐落在天仓峰上,背靠轩辕峰,面对白云溪。
离大殿还有数丈远,玉青子介绍道:“祖师殿以前也称清都观、洞天观和真武宫。”
凤九霄道:“原来有过这么多名字。”
“公子你可知道这大殿始建于哪个朝代?”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估计是晋代!”
玉青子一怔,随即笑道:“公子真会估计!”
庞十五道:“怎么?还真是晋代?”
玉青子道:“是啊!”
庞十五看着凤九霄笑道:“大哥,估计都能估计对,就是牛逼啊!”
曾咏道:“他估计也是有根据的估计,你信吧?他看了那么多的书,说不定哪本书上就提过了,只不过他记得可能有些不牢,所以没有把握,才说估计,但他大体印象应该是有的。咱俩就不一样了,纯粹是瞎估计,要是我估计,要么是唐代,要么是后面的梁代。”
玉青子道:“不错,贫道最开始也以为是唐代建的。这大殿之内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东岳大帝和吕祖。诸位这边请。”
此处地势不平,祖师殿建在山坡之上,一段颇为陡峭的台阶一直穿过门楣直通山上。
门楣上有匾额刻着《祖师殿》三个金字闪闪发光!
拾阶而上穿过正门进得庭院,凤九霄最先看到的便是各个大殿门楣上的牌匾!
有的笔走龙蛇、气势飞扬!
有的苍劲有力、入木三分!
迎面而来便是:道贯乾坤!
接着就是:紫气东来!
厚德广慧!
雷火总司!
高台灵秀!
普济群生!
……
纵情天地、任我逍遥的气息扑面而来!
进了真武殿,只见真武大帝披发黑衣,金甲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圆光,形象威猛无比!
凤九霄突然说道:“大帝脚下所踏龟蛇世称玄武。想必《玄武神功》便得名于此。”
玉青子看着那龟蛇雕塑,想了想,点头道:“很有可能!”
庞十五笑道:“道长,这里边有啥典故啊?”
玉青子笑道:“此处既是祖师殿,典故自然不会少,贫道倒是想给诸位讲讲真武大帝的故事,不过贫道一想,诸位或许比贫道了解的还要多,那贫道岂不是献丑了?”
凤九霄笑道:“道长莫要谦虚!就算我们每个人都听过真武大帝的故事,和道长的版本比起来肯定要逊色得多,更何况不少人都没听过吧?”
辣椒道:“我就没听过!”
庞十五立刻配合:“也没有听过!”
玉青子笑道:“那贫道就开始了?”
众人笑道:“道长开始吧!”
玉青子立刻肃容道:“好!真武祖师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真武荡魔大帝,是主宰北方之神,在道教诸神中是赫赫有名的玉京战神!”
“据道经记载,他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的净乐国,自幼聪慧超群,十岁即能过目不忘,却一心向道,立誓扫尽天下妖魔!”
“成年后舍弃王位,携五百护卫进入武当山修行。期间历经四十二年苦修,以野果、清泉为食,日夜参悟道家真谛。”
“后历经三次试炼而顿悟,第一次是遇老妇磨铁杵,顿悟‘铁杵成针需恒心’之理,坚定了修道信念!第二次是通过了紫虚元君设下的美色考验,挥慧剑、断情丝,斩断了俗世诱惑!第三次是获得上天赐予之神剑,斩杀群魔以证道心!”
“五十六岁时功德圆满,于九月九日白日飞升!玉帝敕封其为真武荡魔大帝,永镇北方!武当山因此而得名,即‘非玄武不足当之’,故名武当!”
庞十五道:“原来武当的名字山是这么来的?那要是算起来,真武大帝的道场应该是武当山啊,为什么咱们这里也供着他的神像呢?”
玉青子笑道:“少侠这是一时糊涂?要这么说的话,孔圣人还是鲁国人呢,为何天下儒生共奉之?”
庞十五一拍脑门,“哎呀,犯迷糊了!真武大帝的道场虽在武当,但他是道教祖师之一,天下所有道观都应当供奉,我这脑子,懵了!”
众人哈哈大笑!
玉青子接着又讲了吕祖的一些传说故事,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
玉青子笑道:“天色已晚,酒席伺候!”
庞十五眼神一亮:“今天有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