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我要惹点事-《明末匪事》
第(2/3)页
打仗这事情咋说呢?
有的人一辈子打过去,最多能当上伍长,还是看在人老珠黄的面子上给的;有的人一出手就与众不同,除了读书之外,打仗也是一顶一的好,可谓是无师自通。
洪承畴就是这样的人,当他带着这帮主要由家丁组成的队伍赶到韩城后,王左桂的民军已经把韩城围的水泄不通了,而且吆喝的声音也很大,看起来很吓人的样子。
其实也就是吓唬人而已,虽然声音很大,但真正能打仗根本没几个。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读书很厉害的人,智商也差不到哪里去,面对此情此景,洪承畴决定采取各个击破来对付民军。
在他的指挥下,这帮由家丁、书童组织起来的队伍,一个晚上过去就杀死了王左桂五百多民军。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洪承畴一夜成名,而且名声大到了让人吃惊的程度。
不怕没名气就怕没人理。
当一个人的名气大到没边的时候,好运或者是坏运肯定会跟着来的。
洪承畴带兵解了韩城之围的第二年,延绥巡抚给他腾开了位置,于是既能够读书又能够打仗的洪承畴担当了延绥巡抚的重任,成为高官领导。
当上延绥巡抚的洪承畴清醒认识到对付民军,招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唯一的办法就一个字“杀”。
在他的治理下,延绥一带凡是有起义军的地方,他对付办法就是杀,追杀,剿杀,砍杀......,而且他还杀降。
这虽然不地道,但却十分有效。只要把所有的民军都杀光了,自己治下的地方就干净了,朝廷也就对自己满意了。
由此可见,洪承畴与杨鹤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杨鹤是文人,以慈悲为怀,对起义的农民军主张招抚,给吃给喝;民军吃光了,用尽了,又开始起义了。
洪承畴也是文人,丢开书本之后,对农民军主张追杀为主,斩光杀尽;民军死光了杀完了,天下就太平了。
虽然洪承畴是靠杨鹤出名的,但自从韩城之战后,他一点也看不上杨鹤的政治主张,早就在心底里骂杨鹤是蠢蛋了。
果不其然,时间不长,杨鹤的招抚政策宣告失败,本人也被崇祯皇帝罢了官,发配边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