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重建东厂-《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2/3)页

      明朝京城被攻破,当时有许多大臣乡绅,在国家灭亡之后,纷纷殉国自尽。

      也有许多宦官,殉国而死,代表性的就是王承恩以及方正化了。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进攻北京之时,王承恩曾奉命带宫内内官守城。

      既然已经到了宦官守城的地步,足可见当时的危急。

      王承恩带领内官,与进攻的起义军对战。

      当时有一支流寇爬到城墙,还是王承恩眼睛毒,一下子看见,随即发炮击之。

      可流寇进攻越发凶猛,大势已去,王承恩跟随崇祯帝来到煤山。

      在崇祯帝上吊自尽后,他也在旁边的树上吊死,殉主殉国。

      而方正化,也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忠宦,曾多次率军保卫京师。

      崇祯十五年,清军威胁京师,方正化临危受命。

      崇祯帝任命总监保定军务,方正化率军成功保住城池,受到崇祯帝信任。

      崇祯十七年,崇祯帝又任命他为地方长官,前往赴任,镇守城池。

      方正化知道大势已去跪地推辞:

    
  “皇爷,奴婢自知此去于事无补,但奴婢甘愿为皇爷去死!”

      文臣武将贪生怕死,太监却能以死报国,崇祯很受感动一度垂泪。

      流寇大军猛攻保定,方正化一马当先率军反击,击杀义军数百人。

      因为作战勇猛而入了流寇之眼,有人大声喝问他是谁。

      方正化丝毫不惧,大声回道:

      “我总监方公也!”

      一听这还是个不的官,义军纷纷涌向他,方正化拼死作战,最后被乱刀砍死。

      而跟随他的一干随从,也全都遇难。

      方正化之死,远比王承恩凄惨百倍。

      而除了王承恩、方正化等人,当时殉国的内官其实不少。

      诸如故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等人。

      虽然历史上的确有奸宦,但也不乏忠君为国之辈,还需客观看待!

      看到皇太子目光盯在他身上,方正化急忙躬身行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