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零节 取城(下 )-《江山美色》


    第(2/3)页

    窦仲心口又是一跳,只想喊出来莫要,这是引狼入室。

    可话到嘴边居然变成,“孔大人说的极是,还要大哥把精兵请到城中好生招待才对。”

    窦轶缓缓坐下,眉头轻锁,沉声道:“四弟,你我都是知根知底,你有多少分量我还不知道。还不知精兵出自何处,这等实力,只怕就算张将军前来,也是不遑多让。”

    窦仲嘴张了几张,咳嗽道:“这是,这是……”

    裴行俨握紧了拳头,和孙少方互望了一眼,都看出彼此眼中的杀气。

    这个窦轶虽然不过是文官,也是不能带兵,可精明之处显然比窦仲强上太多,要是他看出破绽,执意不让众人进城,二人只能先下手为强,挟持住窦轶,逼迫他们开城。

    好在窦轶看起来没有什么疑心,身边也是文官,却把众校尉都拦到门外。二人估计形势,自负武功,再看看厅中的人手,觉得可以在窦轶逃出前抓住他,倒也不急于先发制人。

    孔邵安满是奇怪的望着窦仲,“窦大人,难道你都不知道精兵是哪个?”

    他不过是开个玩笑,善意的笑,周围的官员也是笑。乱匪平息,众人多少放松点心情,心道无论是哪路精兵,总比朱粲要好。

    窦轶也是笑了起来,“四弟嗓子怎么了,其实我倒知道精兵是哪个!”

    众人都是诧异,窦轶目光却已经落在了裴行俨的身上,轻声道:“这位将军想必姓裴,令尊裴仁基镇守虎牢,守大隋命脉,虎父无犬子,裴将军和萧将军东征破瓦岗,击无上王,威名赫赫,勇猛无敌,朱粲当然也是不堪两位将军一击。”

    **

    窦轶话音落地,群情悚然,裴行俨神色不变,却是长舒口气。他记忆中,绝对和窦轶没有见过,窦轶认识他,这么说已经事败?

    转念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萧布衣是通缉的要犯,想必淮水沿途各郡县都是下达了图形通缉公文,可他在义阳郡已经问过,图文通缉上绝对没有他裴行俨,徐世绩和萧布衣这才放心让他进城,可窦轶又是如何认出他来?

    裴行俨神色不动,孔邵安却是吃惊道:“阁下就是裴行俨将军?”

    窦轶笑了起来,“裴将军施恩不图报,多半就算解襄阳之围之后,只想一走了之,不留姓名,可老夫既然知道,那你是断然走不了。”

    裴行俨琢磨他的话语,心中戒备,脸上却笑,“窦郡守好眼力。”

    孙少方环视四周,只怕周围有郡尉来攻,盘算既然被识破,那就先擒拿住窦轶再说。

    听到裴行俨承认,窦轶有些惊喜道:“这么说萧将军就在城外?”

    众官微微搔动,或振奋,或敬仰,或不安,或质疑,表情种种,不一而足……窦仲脸色发苦,暗叫糟糕,为萧布衣,也为自己,他记得这通缉公文可是由他那里传到了襄阳,萧布衣一事处理的甚为诡秘,谁都不知道萧布衣为什么获罪,对通缉他一事更多的是莫名其妙,但是只有听从圣旨。

    裴行俨一直在想,如果徐世绩在会怎么回答?他想出手制住窦轶,可从他的态度又是看不出丝毫敌意。

    “萧将军在城外那又如何?”裴行俨终于说道。

    窦轶轻叹一声,“萧将军既然在城外,老夫当然要亲自去迎接,难道还有人会反对?”

    众官都是摇头,七嘴八舌道:“萧将军威名远播,亲自前来救援襄阳城,当然没有人会反对接他入城。”

    “萧将军来了吗,那可太好了,有萧将军在此,谅盗匪再不敢来此。”

    有的人却是嘀咕,暗想听说萧布衣好像不再是什么将军,和圣上好像闹了别扭。不过如今交通断绝,盗匪横行,很多事情也不能确认,只能唯唯诺诺。

    窦轶拉着裴行俨的手站起来,微笑道:“既然没有人反对,还请裴将军带我去见萧将军,襄阳城有萧将军镇守,襄阳百姓无忧也。”

    裴行俨缓缓站起,不等举步,一个声音高喝道:“我反对。”

    紧接着喝声是踢踏的脚步声,一人横在厅前,手握刀柄,身后跟着数十名卫士,都是虎视眈眈,满脸的凝重。

    众官都认识厅前那人叫做上官纵,本是襄阳城的一名校尉,平时都是默默无闻,没有想到今曰居然带兵出来,不由相顾失色。

    窦轶皱起了眉头,沉声道:“上官纵,你要做什么,莫非想要造反吗?”

    上官纵嘿然冷笑道:“我只怕想反的是窦大人吧?”

    孔邵安斥责道:“上官校尉,你何出此言?萧将军威名远播,如今解襄阳之困,窦大人只是想接他入城,难道这也是造反?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众主簿,光曹,功曹都是纷纷喝道:“上官纵,快叫众兵卫退下,你不过是个校尉,居然对郡守挥刀,成何体统,莫非你要造反吗?”

    这帮人纷纷斥责,却是不敢上前,他们都是文官,上官纵身后又跟着数十名兵卫,竟然难倒了众官。

    上官纵却是一声冷笑,伸手指着孔邵安道:“孔大人,你身为朝廷监察御史,本是巡查各郡县反叛,难道不知道萧布衣本为朝廷钦犯?窦轶故意无视萧布衣的罪名,还要公然去迎接钦犯入城,已和造反无异,你身为朝廷命官,坐视不管,也是纵容的过错。”

    孔邵安诧异道:“萧将军是朝廷钦犯,我怎么不知?”

    众官有的清楚,有的糊涂,都是保持缄默,不知道到底相信哪方。可这时不能走错一步,不然很容易造成杀身之祸。

    上官纵却是嘿然冷笑道:“孔大人不知道倒也情有可原,因为窦大人早把这消息封锁,所以你们都不知情。萧布衣在下邳奉旨剿匪,却是密谋造反,张将军捕杀,却让他漏网。通缉公文早就下达各郡县,窦大人也早就接到公文,却是一直秘而不宣。当时我就觉得窦大人有问题,是以一直留意,可朱粲不久就来攻打,也就把这件事情放到一旁。今曰窦大人让校尉都留在门外,却带着被蒙蔽众位官员要去接萧布衣进城,不言而喻,其心可诛。”

    众官面面相觑,都是不安。

    要知道隋朝郡县中,除郡守、郡丞、郡尉、县令是吏部指派外,其余的光曹,主簿,功曹,西曹等人都是由郡守或者县令自己委派。

    这才有窦仲可以买卖官爵,任人唯亲的事情。

    窦轶身为襄阳城的郡守,这厅中议事的众官基本都是他来委派,算得上是亲信。可大隋为怕百官造反,所以校尉府兵郡守众官自成体系,互相牵制,郡守归吏部统辖,校尉却是归兵部掌管,孔邵安的监察御史却是隶属御史台,部门不同,也是为了监察百官过错,提防造反所设。窦仲身为义阳郡郡守,本来权利最大,和外府兵沆瀣一气,买卖官爵,却被萧布衣袁岚收买了外府兵校尉,这才一举功成,可如今上官纵掌握外府精兵,就算窦轶也拿他无可奈何。

    如果真的按上官纵所言,窦轶的确有谋反的嫌疑,众官心中惴惴,可又感激窦轶的提拔,干着急却没有办法。

    上官纵见到众人沉默,颇为得意,嘿然冷笑,从怀中掏出圣旨道:“圣旨在,众官接旨。”

    众官有的跪下,有的站立四望,窦轶却是站立不动,眼珠子转动,望了裴行俨一眼,暗自焦急。

    上官纵见窦轶不跪,摇头道:“窦轶,看来你是铁了心要造反,跪与不跪,也是无妨了。圣旨曰,校尉上官纵身怀密旨,监视襄阳众官,可便宜行事,若有造反,当杀无赦。”

    收了圣旨,上官纵冷哼道:“窦轶,你现在还不服罪?”

    窦轶见到裴行俨的从容,心中稍安,沉声道:“你说圣旨就圣旨,我还有密旨呢。”

    他伸手从怀中一掏,居然拿出和上官纵一样的密旨,展开念道:“圣旨曰,郡守窦轶身怀密旨,监视襄阳外府兵卫,可便宜行事,若有造反,当杀无赦。上官纵,襄阳城才是驱逐了盗匪,百废待兴,我倒觉得你如今挟持众官,犯上作乱,其心可诛!”

    众人诧异,窦轶的密旨和上官纵几乎雷同,不过是换个名字而已,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是对。

    上官纵却是气急反笑道:“好你个窦轶,如今又多了个伪造圣旨的罪名。”

    窦轶扭头望向裴行俨道:“裴将军,你说孰对孰错?”

    裴行俨一直冷眼旁观,心道窦轶怎么看都是要造反的样子,不像是和上官纵做戏。难道萧老大真的如此威名远播,就算襄阳的郡守都有心归附?

    不过眼下倒好决定,毕竟窦轶要迎萧布衣进城,自己先和窦轶联手再说。

    “到底孰对孰错,我是一清二楚。”裴行俨嘿然道:“萧将军战功赫赫,威名远播,难免有宵小恶意中伤,上官纵,你犯上作乱,郡守大人宽容,我却饶你不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