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个字,又小又窄。 眼看一座三层酒楼,居然就一个不到两米宽的小院门,何纯忍不住吐槽:“好大一处酒楼,食客进出就这么一个小门,忒小家子气了吧?” “这你就不知道了,如此建造当然是有原因的。” 沈惟敬作为一名商人,虽然混的比较失败,但各种见闻的确不少,当下解释道:“据说倭国那什么关白掌权之后,要求城内居民、商户以门口范围的宽窄大小纳税,门做的大了,可是得收重税的。” “按门口宽窄收税?”这会别说何纯,就连刘晔也觉得匪夷所思。 世上竟有如此古怪的收税方式? “偷偷跟你们说,这关白啊,以前就是贫农出身,估计小时候没少被高门大院的贵族欺负,掌权了还不得找回来。” 沈惟敬低声笑着解释,一旁何纯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羽柴秀胜也在旁边,脸上更是好不自在。 京都府的税收问题他当然知道,但丰臣秀吉好歹是他养父,被人这么嘲弄怎能无动于衷,当下狠狠瞪了眼沈惟敬:“大人在倭国,说话还是小心点为妙。” “瞧见没,恼羞成怒了,咱不说,不说了。” 又跟着羽柴秀吉走了好几圈,沈惟敬等人终于到了落脚的倭人馆驿。 示意大明使团自己休息,羽柴秀胜一秒都不愿久留,立刻离开前往位于京都府东南方向的伏见城。 入城,面见丰臣秀吉。 因为是在丰臣秀吉的私宅中见面,羽柴秀胜并没以部下身份行礼,而是躬身开口:“父亲大人,我回来了。” “秀胜,我听闻你把大明议和使臣带来了?” 私宅府邸,丰臣秀吉曲腿坐在一张蒲团上,消瘦的脸庞中,明显闪烁着锐利的眸光,逼视着自己的这位养子。 羽柴秀胜不敢与他对视,只是低头道:“已经暂先安顿在了馆驿。” “嗯,你先说说,前方战事究竟如何,大明又为何迫不及待的求和?”丰臣秀吉先是点头,随后又问道。 求和? 大明使臣哪里是求和,分明是借着议和的幌子巧取豪夺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