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莫小白闻言摊开了案桌上的地图,目光落在长江入鄱阳湖的东南拐角处,那有一个山形标记。 晨曦也略微侧目,望着地图询问道:“是那个因苏轼作游记而闻名的石钟山吗?” “论名气,的确是苏轼作了‘石钟山记’之后,将石钟山奇景传播的更广。”莫小白先是点头,随后补充道:“但你来看它的位置,北临长江、南面就是鄱阳湖,这是一个长江水域折转的重要纽带,历来都是长江水系防线的重点驻防区域。” “可是你这次,好像没选择在这驻兵?” “的确没有。” 莫小白淡淡摇头,不是他不清楚石钟山的重要,而是他和文天祥,乃至李绩等人都觉得把战局拉进鄱阳湖更有利,才索性不去搭理东北面的石钟山。 不过自己不搭理,元蒙派兵驻扎石钟山倒是说得过去。以石钟山为据点,足以监视整个长江转入鄱阳湖的分岔水道。 一边打量着石钟山的位置,莫小白一边询问道:“可曾探查到具体兵力?” 奉孝笑着点头,但下一刻却问道:“主公可知,元蒙此番在石钟山布局,藏兵于何地?” 听到郭嘉询问,莫小白有些意外的蹙起了双眉:“奉孝言下之意,他们没派兵驻扎在山上?” 不在山上,还能在哪? 藏到水里去不成? 莫小白脑海中刚浮出这种念头,再仔细打量了下郭嘉的神色,不由诧异:“石钟山底?也能藏兵?” “以前嘉也不知,但今日却是知道了。” 郭嘉缓缓点头,印证了莫小白的猜测:“石钟山分南北两座,位置略有差异,但山体极为相似,在靠水一侧都有天然溶洞,可乘船进出其中。” “元蒙一方趁双方水军于鄱阳湖上列阵厮杀,悄然从长江下游送了上百艘船进入溶洞,若非有黑衣卫一直盯着,险些让元蒙顺利埋下一支伏兵。” 山底藏兵? 这真是,脑洞不小的一步棋。 也幸亏被黑衣卫发现,如若不然,谁能想到元蒙会在那留一手? 一个眨眼的功夫,莫小白已经从这个小小的布局中看到了很多东西。 鄱阳湖水战厮杀,元蒙一定是力求鏖战。 之后败退,自然而然会让自己产生追杀的念头。 只要自己追上去,元蒙就会放弃水寨,将大宋水军尽可能的往南面调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