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东光之战-《三国领主时代》
第(2/3)页
鱼不智心知自己迷做法其实就是势利,但嘴上是万万不认的。
东光之战提前爆发,打乱了鱼不智的计划。
虽说现在袁绍还没当上冀州牧,公孙瓒的势力还未能进入冀州,可东光之战后公孙瓒声势大振,飞鱼领这时候凑上去攀交情,似有狗腿之嫌疑,效果难免打折扣。但事已至此,鱼不智也无可奈何,无论怎么样,还是得让曲晨跑一趟右北平。
今后一段时间,飞鱼领面临的形势将发生改变。
随着冀州之争尘埃落定,袁绍成为冀州牧,整合冀州后袁绍实力暴涨,更有底气和黑山军对抗。到那个时候,即使张燕想握手言和,袁绍也未必愿意放过他。黑山军占据了大片山区,且经常寇击郡县,无论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还是扩充地盘的客观需求,袁绍都没理由停止对黑山军的打压。
黑山军日子难过,飞鱼领自然更加安全。
即使黑山军仍惦记着飞鱼领,不惜排除万难穿越火线报仇,也得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承受随之而来报复。黑山军可以不把飞鱼领放在眼里,但渤海郡成了公孙瓒的地盘,跑进来惹事是不是活腻了?
综上,鱼不智有理由认为,飞鱼领未来一段时间应相当安全。
可这不代表他可以高枕无忧,恰恰相反,这段时间对飞鱼领非常关键。处理不当,飞鱼领虽不至于覆灭,却很可能就此失去未来。
原因就在于,袁绍和公孙瓒势如水火。
两人都有志争霸天下,故矛盾难以调和。
更何况,袁绍和公孙瓒的斗争关系多个历史事件,属于主线的一部分,就算全天下的人都想让两人化干戈为玉帛,浮屠也不会同意……
逐鹿领和两位诸侯都有友善关系,在袁绍和公孙瓒争斗中如何自处?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根据历史主线情节,两位诸侯的斗争将持续数年时间。玩家熟知的界桥之战结束后,还陆续爆发了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等战事,最后以双方互相耗尽兵粮及天子遣使和解告终。从191年交恶算起,到199年公孙瓒兵败自焚,前后历时八年之久。
渤海郡属冀州,但与幽州交界,在公孙瓒干掉幽州牧刘虞之前,北平军南下必走渤海郡,故渤海郡很多时候都是战场。袁绍和公孙瓒持续多年的战争,互有胜负,渤海归属权也经常改变,总体来看袁绍占据一定优势,但公孙瓒占据渤海郡的时候也不少。
地区归属权频繁更替,进一步加大了逐鹿领应对难度。
鱼不智知道,接下来几个游戏年,飞鱼领面临的外部形势将空前复杂。
形势就是如此,谁都无法改变,飞鱼领不得不在钢丝绳上跳舞。
任何一次应对失误,都可能失去某位诸侯的友谊。
即便有历史主线情节参考,鱼不智也没有信心应对自如,这是他反复思虑后得出的结论。但鱼不智对此并没有感到太惶恐,逐鹿领三位副城主,荀衍的能力明显强于易风和翟冏,他将能力最强的荀衍放到冰鱼领,始终没有换人,就是希望借助荀衍的智慧,助飞鱼领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倘若荀衍都没有办法左右逢源,说明事不可为,没有什么可纠结的。
回到东光之战。
历史上东光之战发生在袁绍成为冀州牧之后,渤海郡成了公孙瓒地盘,故公孙瓒出兵东光顺理成章。历史进程还没到那一步,东光之战提前爆发,公孙瓒的部队为什么跑到袁绍地盘上打仗,需要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这点小事,难不住浮屠。
东光之战爆发时,系统给出的背景解释如下:
1、袁绍需要公孙瓒出兵威慑韩馥,约定两家瓜分冀州,公孙瓒认同袁绍的提议,但公孙瓒的目标更大。公孙瓒志在争霸天下,幽州是大汉北部边陲,远离中原,公孙瓒迫切希望在南方占据一块土地,袁绍任命焦和为青州刺史刺激了公孙瓒,公孙瓒不甘心青州被袁绍代理人占据,恰好青州黄巾猖獗,遂提出要南下平定青州黄巾军,实则想借此在青州夺下落脚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