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界桥之战-《三国领主时代》


    第(2/3)页

    其次,公孙瓒和刘虞关系趋于紧张。

    界桥之战失利后,公孙瓒不得不退兵,在广阳郡(燕国)蓟县东南另筑小城自守。蓟县是幽州治所,公孙瓒在蓟县附近驻城,刘虞脾气再好也受不了。刘虞本不想掺合公孙瓒和袁绍的斗争,但此事之后,刘虞对公孙瓒的不满越发明显。

    第三,渤海易主。

    战后公孙瓒被迫退出冀州,渤海郡被冀州军收回。

    顺便说一句,鱼不智对这个结果哭笑不得。当初冀州府使者都到了飞鱼领,眼看就要发放诸侯任务,关键时刻公孙范反水,渤海主权发生变更,州府使者临时又缩了回去,最后成全了庙街十三少跻身诸侯行列。这才没过多久,袁绍又恢复了对渤海郡的控制,但鱼不智失去的东西却无法返还,思之念之,只能说天意弄人。

    第四,公孙瓒痛失大将。

    界桥之战北平军部队损失不多,但大将严纲战死却让公孙瓒悲痛不已。严纲追随公孙瓒多年,忠诚无畏,治军有方,是公孙瓒最倚重的心腹将领。为与袁绍全面争夺地盘,不久前公孙瓒任命严纲为冀州牧、田楷为青州牧,单经为兖州牧,让严纲执掌冀州战事与袁绍展开争夺,足以看出公孙瓒对他的信任,严纲战死,相当于少了一条臂膀。

    总的来说,界桥之战公孙瓒吃了一些亏。

    不过界桥之战只是公孙瓒和袁绍斗争的第一回合,现在双方处于均势,单看两家实力对比,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正所谓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获胜的袁绍同样面临着种种危机。

    首先,诸侯们对袁绍的态度悄然发生变化。

    袁绍以前执掌渤海一郡,虽有关东盟主之名,自身实力却算不上鼎盛,诸侯们乐得承认一个有名无实的盟主,必要时拉拉关系套套近乎,为自己争取到地位和形势也是好的。可随着袁绍入主冀州并击退北平军,实力大涨,声威更隆,再加上他出自汝南袁氏家世显赫,袁绍的话语权和地位和以前相比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收获了更多戒备和忌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