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闻上次要求朝廷处理西南的灾情,又是你带头给朝廷上奏的?” 钱玉宇回:“不错。” “西南与河中百姓一直在受苦,我辈读书人岂能一直装作视而不见?” “朝廷早该处理那些事情了。” 说完,他又有些犹豫。 “叔父觉得我做得不对吗?” 钱夫子笑道:“对,但是也不对。” “你一个读书人,心系百姓是好事。” “但高祖开国后,曾经定下过规矩,不允许国子监学生妄议政事。” “若是朝廷计较起来,你这国子监的位置就得让出来了。” 好在钱玉宇领导的那两次学生的抗议活动都是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 几乎整个京城的学生都参与在其中,而且那些事情都是不好处理的,所以朝廷不好单独处置谁。 不然他国子监肯定要读不下去了。 钱家就这么一个国子监读书的位置,给了他,就说明他肩负着家里的希望。 钱玉宇有些犹豫:“国子监的位置固然重要,可科举入仕,也不一定就要通过国子监。” 钱夫子“哦?”了一声,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钱玉宇说:“东南府君苏誉,他不过出身乡野,不也能连中三元,为东南百姓们谋划福祉?” 说起苏誉,钱夫子倒是也挺自豪的。 毕竟这是自己取中的解元,可是有实在师徒情分的。 “你倒是会说。” 钱夫子心情不禁好了许多,朝堂上的那些肮脏事好像也能暂时抛到脑后。 “对了,明日休沐,你可有事情?” 钱玉宇说:“同窗邀请我去参加一个聚会,叔父若是有事,我便让人去推了。” 钱夫子摆摆手:“没事,你自去便是。” “读书本就辛苦,偶尔与同窗出去玩玩放松一下也好。” 钱玉宇高兴地拱手:“多谢叔父。” 钱夫子摆摆手,让他下去,自己也回了书房。 想了想,还是提笔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写了封信,寄给苏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