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采访-《1979我的文艺时代》


    第(2/3)页

    诗歌就是这样一种只记录精品的艺术。

    苏东坡名气够大了,有学者研究他一生写过1700多篇政论文,4800多篇散文,但是要让读者举例,首先想到的还是那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唐诗三百首,一般人记不住全部作者,也记不住三百首诗。但这里面有一个人,而且只有一首诗,就是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谁人不知。

    正是:

    搜肠刮肚皱眉头,推敲捻须满地走,

    天公劝你重抖擞,好诗只须要一首。

    只是,姜玉楼会是那样的诗人吗?

    直到聂鑫亲眼见到姜玉楼,他才猛然推翻了心中立起的封建文人印象。

    少年看着年纪就不大,浓眉大眼的,第一印象不是那种华丽的辞藻所描述的,反而是一种质朴。

    很精神,很质朴,但不像文人,倒像是……农民?

    他所想的农民并不含贬义,他见多了知青、文学青年、作家和诗人,也见过普通市民。姜玉楼的穿着是得体的,精气神也不萎靡,但看着就是觉得质朴。

    也因此,他的第一想法是这样的年轻人,如何写出了让全国青年都喜爱的情诗。

    第二个想法则是,也许,只有这样的青年才能写出那样传神的情诗吧。

    和聂鑫不同,陈冰清见到姜玉楼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比她小几岁的弟弟。

    他的容貌也许不够英俊,但也称得上俊秀。举手投足之间也许不是风度翩翩,却也是沉静自若。

    将近一米八的大个子放在京城也是极为出众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那双眼睛。

    浓眉大眼?

    是充满智慧的深邃啊!

    谈笑间更是给她不卑不亢,进退自如的感觉,不会因为两人来自《人日》就假意奉承。

    在陈冰清得知他还写过一部短篇小说,并且已经收录于《当代》文学杂志,将于今年七月发表后,在她心中的形象更加丰满了。

    相互介绍了解一番后,采访正式开始了。

    提问的是聂鑫,拿笔记录的则是陈冰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