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大国经济-《汉末军阀》


    第(2/3)页

    贾诩和李儒的目光一碰,也明了了刘晔的想法。这个计谋有些趁人之危,但不失是条非常应景的好计谋,只要使用得当,晋国必定被耗死。

    刘晔继续说:“荒灾新过,河北之地的百姓依旧民不聊生,而袁绍又迫不及待地举兵征魏,威望自然大损,名声不再,等他兵败后,支持他的士族势必会认真考虑。而我们只需往河西屯兵五万,逼得袁绍不得不派重兵把守,再联合曹操,如此下去,不出半年,晋国则不战自败也。”

    李儒说:“子扬之计可行也!与曹魏同时瓜分晋国乃是当下最优之选。待益州平定,我国便于楚国的交界线加长,需要的兵力更甚,开支更大,只有快速平定晋国,增加经济条件,方可敌之。”

    贾诩点了点头,“王上,自从百姓境内百姓分得田产后,我们都采用的是免税政策,使得万民安居乐业,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国家的税收也大大的锐减,如今民生依旧兴复,臣以为,可以开始收田税,解决经济问题。”

    凡是在靖国内的百姓,对待张绣那是绝对的拥护,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个分田产。按照人头,一户中,按照人头分田,成年人每人分两亩,其余则是每人一亩,这样算下来,一家最少能分到五亩地。

    一年两收下来,五亩地养活一家人是完全没问题。

    当然,这也有促进生育的目的,因为张绣规定,无论年龄大小,只算人头,也就是说,家里有当天生下孩子,第二天就可以再领一亩地。

    经过这两年的发展,靖国的人口直线提升,也极大的提升了国内的经济条件,但是这些经济面对开销庞大的豁口,依旧是力不从心。

    张绣认真地考虑起来。

    按照自己的想法,并不想这么早的开始收田税,这是个一箭双雕的好计谋,可以大量的吸引各国的百姓迁居过来,甚至有不少的外族人也迁进来,增加人口。

    但鉴于自己的经济压力,看来是不得不做了。

    于是说:“既然叔公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先从关中、汉中、南阳三地开始施行,税收不能太高,要让百姓年年有余粮,还有!”张绣的声音陡然加重,目光冒着寒光。“各地官员坚决杜绝层层剥削!官场是个大染缸,任凭你是清高两袖,最后都能被染了色。我靖国官员的俸禄在各国内算是最高的,这种情况下,要是有谁敢剥削百姓,无论是谁,必斩!”

    三人立马起身:“喏!”

    张绣摆手示意他们坐下:“叔公,三年来,从各地学堂中走出的人才不少,也已经逐步的外放历练。如今,各郡县的父母官都是从学堂中走出去的吧?”

    贾诩道:“是,都是从学堂中走出去的,有几个比较实干的,我和文优、子扬两位大人商议的提拔,拟定了草案,还未来得及请示。”

    张绣说:“只要是有能力的,不论贫富贵贱、相貌如何,都大力地、大胆地提拔上来。文优!你手里的影卫既争对于外,也争对于内,抽出一些人手了,放到各郡县城去,不要明察,只需要暗访,摸摸底,看这些放下去的人,有没有愧对自己所读的圣贤书。”

    李儒微微欠身:“喏!”

    示意李儒坐下,张绣看了看他们,心里默默地想了想说:“你们三是我靖国的定海神针,有你们主持在内,孤出征在外十分放心,但至今为止,孤都没有给你们正式的名位。”

    几乎同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