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叶知秋扪心自问,他的书法恐怕不足赵孟頫的百分之一。 想要完全将其临摹出来,实在不太可能。 好在凭借着过目不忘,及绘画的技术,临摹出个七八分像的赝品,应该不算太难。 借助着月光,叶知秋目光凝视着册页,一行行看了下来。 每个字的入笔角度、轻重、转折都已经了然于胸。 册页上的近二十个铃印,虽然增加了临摹难度,但以他的绘画技术,做到铃印方面的以假乱真并不难。 足足过去了十分钟。 叶知秋这才缓缓放下手卷,揉了揉略显酸涩的眼睛。 他准备开始临摹。 好在这书房里有文房四宝等用品,不需要他再额外寻找。 眼下最困难的,是要找到一张与心经手卷老化痕迹相同的宣纸。 这种东西他不仅没有随身携带的习惯,整个书房里也没有现成的材料可用。 考虑半天,叶知秋最终想了个办法。 那就是从书架中,挑选出一份纸张与心经手卷类似的画作。 取下装裱之物,以真气灌注其中,将画作的表面一层给揭开! 虽然许多类似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家,拥有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能力,但大多数价值不高的画作中,墨迹的渗透往往只存在与最表面的一层。 叶知秋凭借对真气的精妙控制,一点点将名为《瓜园之趣》的画作掀开。 花费了数分钟,他终于将画作本体给分离了出来,并通过真气改变了宣纸内部的纤维结构,使其老化痕迹显得更加自然。 将其一分为五,最后的纸张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叶知秋立刻拿起毛笔,开始研墨、润笔的工序。 上等徽墨在清水中渐渐化开,叶知秋轻蘸墨水,深吸一口气,便提笔开始书写。 临摹大家作品,旨在一气呵成。 畏首畏尾只会弄巧成拙,让书法的韵味、形体发生变化。 叶知秋已经将心经手卷每一字的细节记在脑中,落笔时,没有半点犹豫。 心神凝聚,目光紧盯着宣纸,一切杂念迅速压制而下。 仿佛天地间,唯有一纸一笔而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