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兵部尚书孙承宗出班禀奏,就两件事情,一在辽东,一在西南。 关于辽东的,主要是调动军队入辽,以及运送粮草物资的进度。 西南的则是又获小胜,有土目耐不住封锁围困,并认为安奢叛军已无翻盘可能,向大明投诚。 其实,这些都通过密奏呈与皇帝,他已经知晓。所以,略事询问,交代了几句,便由兵部按照职权作决定。 相比于辽东的建奴,奢安叛军的战斗力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久剿不灭,主要是水西那崇山峻岭、沟壑密布的复杂地形。 所以,别看奢安叛军开始的时候势头很猛,又打重庆,又打贵州的,其中少不了当地土司见风使舵,扩大了奢安叛军的气势。 只要明军稳住阵脚,不轻敌冒进吃复杂地形的亏,奢安叛军也就越打越少,越打越弱,没那个乱蹦跶的劲儿头了。 只剿不抚,皇帝也发了狠,要把水西叛军彻底消灭,把水西完全纳入大明的行政管理,让什么奢氏安氏成为历史。 “微臣遵旨。”孙承宗听到皇上的交代,犹豫了一下,躬身退下。 他没想到万岁早有决定,即便是投诚归降的土目,也不继续留用,而是迁至湄公省。 地头蛇离了地头,还怎么跟强龙斗? 孙承宗当然知道这是皇帝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水西问题,但这样的处置,恐怕对分化瓦解奢安叛军不利。 待下了朝,再向皇帝提议,稍作修改,或是缓行,才比较合适。 孙承宗给皇帝留了面子,却不知道皇帝决心已定。 代价是大了些,但却是暂时的,眼前的。从长远来看,既消除了日后的隐患,又给湄公省的开发提供了人力。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