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以退为进-《造车》


    第(3/3)页

      这对一向来精打细算,缺少外汇的中国人来说真是天作之合。一汽赶紧派人跑到美国的大众工厂一看,犹如阿里巴巴发现了宝藏,26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当时国际最先进的生产线就静静躺在中国人的眼前。焊装、油漆、总装三大车间,11条先进的自动线,611台国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62台全自动焊接机器人。纯电脑控制的柔性油漆喷涂线,包含了18台自动喷涂机器人,可以瞬时给喷嘴换上不同的颜色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工作。看到如此先进的现代化工厂,一汽前来打探消息的人真是惊讶地下巴落地,口水为之洒了一地。

      如果说一汽当时的生产设备还是60年代水平,大众威斯莫兰工厂就是80年代中期顶尖水准,一汽一下子拿到了跨越时代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修修补补至少2000年前不落后。

      为此,一汽砸锅卖铁找来了2000万美金外汇,大众开出一个他们自认为的低价3900万美金,已经是少得不能再少了。

      一汽恨不得立即把整个威斯莫兰工厂全部搬回中国,一颗螺丝钉都不能少。但是跟大众拉锯谈判了好久,大众在2500万美金时再也不松口了。面对中国人摊着手一副真的没有多余外汇之神情,负责谈判的德国人也急了,说出下面这番话。

      “我们已经让步那么多,你们中国人就不能多加一点点钱吗?不然如此低价就卖掉我们的工厂,回去后我们肯定要被人嘲笑,连只会哼哼的猪都比我们强!”

      可中国人真的是没钱,最终还是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启发了一汽负责谈判的代表。中国答应再进口14000辆奥迪100,德国人最终松口答应把美国工厂免费送给一汽。

      价值4个亿美金的全新工厂,就这样被拆解回到一汽,尤其是全自动焊接和喷涂的机器人吸引了全厂人的围观,想不到国外机械水平已经领先如此之多。

      从此,一汽大众有了跟上汽大众抗衡的实力,下线的捷达拥有了挑战国内轿车霸主桑塔纳的实力。

      一汽背后站着国家的影子,要不然也不会从德国大众这里取得如此之大的成果。德国大众也很精明,把一个关闭的工厂用来敲开中国轿车市场的第二扇门,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垄断之路。

      韩皓听了这段历史,觉得连一汽造轿车都如此折腾,自己这样的民企造车之路,恐怕更加难走。

      最终,跟三菱汽车的谈判还是取得了成果,双方达成了一致协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