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借一位将军-《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3)页

    “谢我?”楚云一头雾水地问道。

    “刘琦率六万大军围攻宛城,与城中两万守军激战三日,那路招在守城之战中表现得尤为出色,颇有大将之风,不但激励将士的士气,以致军心不曾动摇,而且还号召城中百姓,协力帮助士卒守城,使得宛城仍固若金汤,不曾有失。反倒是刘琦折了近万人马,却不曾踏入城池半步。”

    曹操对路招过去的本事有几斤几两可谓心知肚明,如今的路招竟能凭借区区两万人马坚守三倍于己的攻势,可见其在与楚云相处的日子里,学到了不少兵法上的真本领。

    这本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旁人闻言皆是大喜,唯有楚云神情依旧不乐观地问道:“叔父,这是几日前的情报?”

    “五日。”

    宛城据此甚远,这自然不可能是近日的军情。

    战场瞬息万变,谁也说不准这五日的时间里,宛城的战况有没有新的变化。

    楚云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的忧虑,向曹操抱拳请缨道:“叔父,宛城乃要害之地,不容有失,路招率众浴血奋战,固然勇气可嘉,但侄儿担心张绣骁勇,贾诩多智,若再不驰援宛城,恐怕迟则生变!”

    “你的意思是……?”

    “侄儿愿率军本部精骑星夜驰援路招,解宛城之急。”

    楚云如此决断既是为大局而考虑,也是顾念往日与路招间有着亦兄亦友的深厚情谊,虽说以路招的能力,对于楚云当今麾下群星璀璨的豪华阵容来说已算不得什么,但一向重情义的楚云,还是不愿坐视路招出什么意外。

    而且,击败刘备后,楚云亲自率军支援宛城,这是与曹操提前讲好的。

    曹操面露迟疑之色,倒不是他不放心楚云独自领兵,现在的曹操对楚云的忠诚和能力都有着绝对的信任,只不过曹操觉得楚云一路屡建功勋,操劳辛苦如此之久,更是在下邳亲身赴险,险些因伤寒之症丢了性命,再让他奔波劳碌,曹操于心不忍。

    再者楚云劳苦功高,以他现在身上累积的战功,曹操回许都都要为如何封赏他而头疼,更别说再让他继续建功立业。

    看出曹操心思的楚云低下头,大义凛然道:“叔父,我此去只为替叔父除肘腋之患,绝不为贪功!”

    楚云将话说到这份上,曹操除了堆积在心中那无以复加的感动外,再别无他话,点头道:“好,不过,云儿你麾下的羽林骑们纵是精锐之师,却只有数千之众,仅凭他们,如何敌得过刘琦的五万大军?”

    不是曹操不愿给楚云增添兵马,而是曹军虽有十余万之众,但自曹昂中陈宫之计折损大批骑兵后,曹营中余下的骑兵除了羽林骑外,就只有夏侯惇麾下的两千精骑,以及如今隶属曹昂麾下的并州铁骑。

    一旁的曹昂闻言,二话不说,抱拳向曹操道:“父亲!儿愿将麾下所有并州铁骑暂时交由师弟统御,助他援救宛城!”

    说着,曹昂想楚云含笑看了一眼,楚云向曹昂回以感激的眼神。

    兄弟之间,无须言谢,这是他们之间早已生出的默契。

    这一次情况不比以往,楚云也就没有推辞曹昂的好意。

    曹操见他们兄弟二人如此齐心,欣慰一笑,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随即,曹昂同样向曹操请缨,欲率步军围攻钟离,扫清龚都残余势力,曹操想到楚云离开后,无人在旁辅佐曹昂,本有些不放心,但夏侯惇亲自提出与曹昂同行,为其保驾护航,又有楚云帮腔,提及郭嘉也会随行,曹操这才不得不同意拨曹昂两万步军,北上攻打钟离。

    即将离去之际,楚云突然想起什么,向曹操笑道:“叔父,侄儿还有一不情之请,还请叔父答应。”

    曹操被逗得忍俊不禁,道:“云儿只管说就是了。”

    “不瞒叔父,侄儿总觉得此行凶险,欲向叔父借一位将军,若叔父首肯,侄儿就有十成把握救下宛城,即使宛城失陷,侄儿也能将宛城重新夺回。”

    “你要借的,莫非是他……?”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