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好与不好主要还是取决于你看事情的角度和态度。当你能够学会调节心态,用正面思维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懂得时时“口吐善言”,让交流变得更加和谐愉快。 只有弱者才喜欢自欺欺人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喜欢活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似乎只有沐浴在这样的目光之中,他们才能感到满足。更有甚至,为了获得这种虚假而病态的满足感,他们宁愿背地里过得困苦不堪,也要在面子上“打肿脸充胖子”,活成别人眼中“幸福美满”的模样。 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其实是非常可悲的,这样的人不仅一直在欺骗别人,更重要的是也一直在欺骗自己,让自己沉浸于一种盲目而虚假的情绪中不可自拔,用虚无的满足感来麻痹自己,缔造一个又一个的生活骗局。 喜欢自欺欺人的人通常都是最软弱也最自卑的人,这种人连诚实面对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自然更不可能有改变命运、掌控人生的勇气。这样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同时也是可恨的,因为正是他们的软弱,造就了他们自己悲剧而又可笑的命运。 在20世纪,日本曾爆发过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很多企业都在这场危机中倒闭了,这其中就包括一位面店老板。 面店破产倒闭之后,这位面店老板返回了家乡,住进了自己从前的破房子,并日日为自己的失败感到痛苦不已。他无法面对人们同情怜悯的目光,更不愿意被昔日的对手嘲笑讥讽,因此,他一直都对外宣称,自己是厌倦了城市紧张的生活,所以才回乡下“放假休息”,却只字不提关于破产的事情。 为了不引人怀疑,他不仅没有节约开支,反而比以前过得更加奢侈浪费,穿高品质的手工西服,吃饭也只去最有名最昂贵的大饭店。他指望用这种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来隐藏自己的失败,哪怕花光所剩无几的积蓄也在所不惜。 世上无不透风的墙,虽然这位面店老板一直隐瞒,但依旧有不少人辗转听闻了他早已破产的消息。毕竟别人不都是傻子,不管怎么隐瞒,他的真实状况到底如何,不少人其实都是心中有数的。也有人曾好心劝他,别这么要面子,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但这些委婉的奉劝却只让他更加变本加厉、欲盖弥彰…… 可以想象,当这位面店老板为了维护自欺欺人的假象而花光最后一份积蓄的时候,他会陷入怎样悲惨而贫困的生活?而到了那个时候,他不惜一切也要隐瞒的失败,也终将会揭开所有面纱,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不可否认,这位老板曾经的确是一位成功的人,但他却始终没能真正成为一名强者。失败降临之际,他选择了逃避而非面对,甚至不惜牺牲真实的生活,用虚假的谎言去维持一个看似美好的成功假象。这样的他无疑是软弱的,这样的软弱也注定了他从此再也与成功无缘。 失败并不可耻,也不可怕,失败只不过是成功路上的一段坎坷,哪怕被它绊倒,只要再次站起来,就依然有大步向前的机会。但如果在摔倒之后,因为担心被人嘲讽讥笑,不惜自欺欺人地掩盖摔倒的事实,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那么便永远只能抱着虚假的满足,趴在失败的土地上了。 所以请记住,无论何时,都要能够直面真实的人生,哪怕它潦倒不堪,只要你肯努力,都一定存有改变的希望与机会。把心态放好了、放正了,才能让这条人生路越走越好、越走越顺。 愤怒——最具摧毁性的“凶器” 在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中,愤怒无疑是最为激烈的一种情绪表达。在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而在冲动之下做出难以挽回的事情的。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遭遇不如意的事情时,每个人都会产生愤怒情绪,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好好控制这种情绪,动辄就不分场合地大叫大嚷,甚至拍桌子、砸板凳、对人拳脚相向等,那就实在过分了。过于激烈的情绪表达不仅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也容易让周围的人无辜遭到“池鱼之殃”。可以说,在社会交往中,愤怒无疑是最具摧毁性的“凶器”。 俗话说“气大伤身”,这其实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就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将一些玻璃管插入零摄氏度的冰水混合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并将这些气体分别溶于溶液中。结果显示,当人处于平和的情绪状态时,所呼出的气体溶于水后,溶液呈现澄清状态;当人的情绪处于悲痛中时,水中出现白色沉淀;当人处于愤怒的情绪状态中时,则会出现紫色沉淀。之后,爱尔玛将这些溶液分别注射在试验用的小白鼠身上,结果发现,“愤怒气体”的溶液在几分钟之内就会致使小白鼠死亡。 根据这个实验,爱尔玛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的愤怒情绪状态每持续10分钟,就会消耗掉不亚于参加一次300米赛跑的能量。可见,愤怒情绪所引起的人体生理反应是非常激烈的,而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分泌物显然比其他情绪状态下产生的分泌物要更具毒性。所以,“气大伤身”不仅仅只是一句规劝,容易生气、愤怒的人,往往都很难拥有健康。 生活永远不可能万事如意,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很多你在当下难以接受的事情,在很久之后回过头来看,其实也不过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罢了,根本不值得你为之而动怒。能够解决的事情,无须为之而生气;不能解决的事情,哪怕把自己气炸也无法做出任何改变。 一位先生非常钟爱兰花,利用平日的闲暇时间,花费大量心思在后院培育了不少兰花。一次,因为工作原因,这位先生需要出差一段时间,便把自己钟爱的兰花交给了妻子和儿子照看。妻子和儿子都知道他对兰花的热爱,在这一段时间里,一直细心地遵从着先生的嘱托。可没想到的是,一天下午,正好妻子和儿子都不在家的时候,突然下了一场冰雹,把后院栽种兰花的花盆都砸碎了。 先生出差回来之后,妻子非常内疚,把事情告知了先生,但令人意外的是,先生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开导妻子和儿子说:“我种兰花,是因为我喜欢它们,侍弄它们让我感到开心,可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如果因为兰花的得失而愤怒,那岂不是违背了我栽种兰花的初衷?” 这位先生无疑是位高情商的智者,他喜欢兰花,自然会因为兰花被冰雹砸伤而难过,但他也很清楚,已经发生的事情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既然已经失去了兰花,如果再把自己平和的心境和愉悦的心情丢失,那才真正是得不偿失。 可见,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受思维影响控制的,那些无法控制愤怒情绪的人,往往正是因为在思维上容易钻牛角尖,不懂得开导自己,所以才会在遭遇不如意之事时让不良情绪泛滥成灾。 所以,在陷入愤怒情绪之中不可自拔时,记得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愤怒有什么意义?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吗?这件事情真的值得我这样生气吗?”懂得克制是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也是提高情商的必由之路。 静心静思,别让“冲动”毁了你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很多时候,那些令我们懊悔万分,甚至失去挽回机会的决定,往往都是在冲动的情绪主导下做出来的。冲动不仅会让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还会让人在遇到事情时失去思考的理智和正确的判断力,被表象所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一直很想要一辆车,缠着父亲说了许久,最终在他的软磨硬泡下,父亲终于松了口,对他说道:“这样吧,儿子,我们做个约定。如果你能好好读书,考上大学,那么到时候我就给你买一辆车。” 约翰今年已经上高中了,而且他在学校的成绩并不差,想考上一个大学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因此他开心地答应了父亲提出的条件,定下了这个愉快的约定。从那之后,约翰果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力求能考上一所比较好的大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努力勤奋的“耕耘”之下,约翰成功底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兴冲冲地拿着通知书去找父亲兑现承诺:“爸爸,快看,我完成了我们的约定,考上大学了!” 看到儿子手上的通知书,父亲也非常高兴:“太好了,祝贺你啊儿子!” “那……爸爸,你还记得当初我们的约定吗?那个时候你可是答应过,等我考上大学,就会给我买一辆汽车的!”约翰充满期待地说着,眼睛灼灼地盯着父亲。 父亲爽朗地笑了起来:“那当然,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你可以去书房看一下。” 听到父亲的话,约翰脸上闪过一丝疑惑:书房?书房里怎么可能放得下汽车呢?难道不是应该去后院或者门前的马路边吗?难道父亲在逗自己玩? 虽然心中有很多疑问,但约翰还是走向了书房。打开书房的门之后,果然没看到一辆汽车。约翰皱起了眉头,又把书房扫视了一遍,突然他注意到书桌上多了几本翻开的汽车杂志,约翰顿时怒上心头,难道这就是父亲所谓的“车”?想到这里,约翰感到难受又委屈,认为父亲愚弄了自己,于是一气之下竟离家出走了。 这一走,约翰就阴错阳差地流落到了海外,漂泊了整整10年。在这10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惦念着自己的父母亲,一开始是因为赌气而不肯回家,再后来,想要回家却又因为种种身不由己的缘由而无法回去。一直到10年后,约翰才终于踏上了故土。 当约翰回到家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父亲在一年之前已经去世了,母亲也早已白发苍苍。伤心的约翰抱着母亲放声大哭,母亲也久久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默默落泪。重逢过后,母亲询问约翰当初离家出走的缘由,约翰红着眼睛更咽着回答道:“当初爸爸欺骗了我,他说会送我一辆车,可是结果我却只看到几本汽车杂志。当时我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冲动之下就离家出走了。可没想到,之后会阴错阳差地出海……” 听到这里,母亲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半晌才难过地说道:“不,儿子,你父亲从来没有欺骗过你,当时他的确为你买了一辆车,车钥匙就放在你书桌的抽屉里……” 一次冲动,付出了10年的光阴。 想当初,如果约翰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有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贸然离家出走,那么他便不会碰到后来的种种“阴错阳差”,也不会经历有家不能回的“身不由己”。可见,冲动是一切悲剧的根源。 所以,无论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应该学会静心静思,别让一时的冲动,毁了你一世的光阴。静下心来,多想想,多看看,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一切,相信如此,你才会发现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