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拾零-《花花草草》


    第(3/3)页

    看日出

    游泰山的最大希望在看日出。很多人看不到,因为天气不好。

    等着看日出,要受一点罪。山顶上夜里很冷,风大。招待所床位已经全部租出,有人只能裹了一件潮乎乎的棉大衣在庙下蜷缩一夜。

    夜里下了雨。

    次日拂晓,雨停了。有几个青年大叫:“天晴了!快去!快去!”

    天气还不很好,但总算看到日出了。但是并不像许多传文里所描写过的,气势磅礴,灿烂辉煌,红黄赤白,瞬息万变,使人目眩神移,欢喜赞叹。下山后有人问我:“看到日出了么,怎么样?”我只能说:“看到了,还不错。”这样的日出,我在别处也看见过。在井冈山黄洋界看到日出,所得印象即比在泰山看到的要深,因为是无意中看到的,更令人惊奇不已,想要高歌大叫。

    世间事物,宣传太过,即使真的了不起,也很难使人满足。

    耙和尚

    泰山是道教的山,但后山山脚却有一座佛寺,寺名今忘(好像是叫宝庆寺)。寺里的罗汉塑得很好。据说这寺里的罗汉和苏州紫金庵的、昆明筇竹寺的鼎足而三,可以齐名。那两处的我都看过。紫金庵的比较小,罗汉神态安详,是坐像。筇竹寺的罗汉有的趺坐,有的靠墙,有的向前探头,有的侧卧着,姿态各异,而彼此之间互相顾盼,有所交流,是一组有联系的,带一点戏剧性的群像。这寺里的罗汉是立像,各各站在一个龛里,比常人稍高大。塑得的确不错,眉目如生,肌肉似有弹性,衣纹繁复而流畅,涂色精细但不琐碎。龛面罩了玻璃,保存得很好。

    寺后有一片庄稼地。陈庙长告诉我们,这有一段故事。寺里的和尚很霸道,强占了很多民田。这里的庄户人和和尚打了多年官司,一直打到皇帝那里。皇帝看了呈子,说:“罢了吧。”“罢了吧”意思是算了吧,不要再打官司了。庄户人一听,圣旨下来了,就把寺里的和尚都活埋在地里,只露出一个个和尚脑袋,用耙地的耙都给耙了。这当然只是个故事,不过当地人说确实有过那么回事,他们这么说,咱就听着,不抬杠。

    莱芜讴

    我们顺便到莱芜看了看。莱芜有中国最大的淡水养鱼湖,据说湖的面积有三个西湖大。坐了汽艇在湖里游了一圈,确实很大。有几只船在捕鱼,鱼都很大。

    午饭、晚饭都上了鳜鱼,鳜鱼有七八斤重,而且不止一条。可惜煮制不甚得法,太淡。凡做鱼,宁偏咸,毋偏淡。厨师口诀云:“咸鱼淡肉”,——肉淡一点不妨。这样大的鱼,宜做松鼠鱼,红烧白煮皆不易入味。

    晚上看了莱芜梆子。莱芜梆子的特别处是每逢尾腔都倒吸气,发出“讴——”的声音。所以叫作“莱芜讴”。倒吸气,向里唱,怎么能出声音呢?我试了试,不行。这种唱法不知是怎么形成的,别的剧种从无这样的唱法。由“莱芜讴”我想到“赵代秦楚之讴”会不会也是这种唱法?“讴歌”,讴和歌应该是有区别的。“讴”,会不会是吸气发声?这当然是瞎想,毫无佐证。不过我在内蒙确曾遇到一个蒙古人,他的说话方式很特别,一句话的上半句是呼气说出的,下半句却是吸着气说的。说不定古代曾有过吸气而讴的讴法,后来失传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