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大隋王朝》


    第(3/3)页

    打开蓝布绸一看,竟是雕龙戒尺,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对视一眼,独孤后言道:“美娘可真是不易,千万里外,还以此为戒,警示自己,难能可贵啊。”隋文帝也是频频点头。

    宋嬷嬷道:“何止不易,娘娘不知,晋王翻越五岭之时,萧妃唯一的贴身丫鬟也失足坠崖,何等艰辛,不敢想象啊。只得在路边收买,买了个卖身葬父的穷人家孩子,帮忙伺候。”

    杨坚和独孤皇后听了此事,心中震撼,为之动容,怜惜感慨,对晋王夫妇称赞不已。只见大太监王文同来奏:“启禀皇上、娘娘,左仆射苏威、右仆射高颎有要事求见。”

    隋文帝命二相来见,宋嬷嬷也告辞退下。

    苏威、高颎两位相国,各执一章,入殿拜毕。杨坚问道:“有何要务,二位爱卿都来奏报。”

    苏威言道:“臣得晋王快马奏报,江南寺庙全部复新,已请大德高僧智顗大师,讲佛谈经,又有晋王妃萧珺祭扫同泰寺,民心安定,恢复如初。奏请恩准智顗赴江北传佛,并立为佛门正宗,以借佛法报效朝廷。”

    高颎言道:“臣得淮南道行台军报,越国公杨素统领水陆军,激战反贼,连战连捷,今平定浙东,挥兵闽南,所向披靡,五路反王生擒其三,不日将押置京师问罪。”

    “好!”隋文帝龙颜大悦,说道:“晋王文韬,越国公武略,相得益彰,江南大治,朕心甚慰。”

    独孤皇后言道:“臣妾恭喜陛下,又铸千秋伟业。”

    “奖赏恩赐,朕需速速商议,二位爱卿立刻召集百官,宣文殿议事。”隋文帝带着苏威、高颎去了宣文殿议事。

    隋文帝走后,独孤皇后一个人侧卧来罗汉床上,尚仪陈叔宣眼色机敏,跪在罗汉床前为独孤皇后捶腿。独孤皇后手里拿着那把雕龙戒尺,翻来覆去的看,对陈叔宣言道:“哀家现在不愿想这个萧珺都不行,要是能天天在宫里陪着该多好。”

    陈叔宣言道:“有奴婢陪着娘娘,就让萧妃姐姐去伴随晋王殿下治平天下吧。”

    独孤皇后看着陈叔宣,笑了笑说:“每当看到你在这捶腿,我就想起来萧妃当年也是这么伺候哀家。那时啊,萧妃笨的什么也不会,是用着雕龙戒尺,一下下打会的。”

    “如此说来,幸亏奴婢在陈国学了些才艺,否则也要被戒尺打。”

    “你这丫头身子弱,哪里能与萧妃比,她可是能经得住天塌地陷。”独孤皇后话说此处,让陈叔宣更有好奇之心,独孤皇后便与陈叔宣闲聊起萧珺的身世旧事。

    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11月,晋王杨广邀请智顗大师,同赴扬州举办的“千僧法会”。千僧法会邀请江淮各地大德高僧、名流高士、地方官员,共襄盛事。

    法会上,智顗大师亲自为晋王杨广授菩萨戒,给杨广取法名曰“总持”;杨广亦以晋王身份,回赠给智顗名号曰:“智者”,佛家尊杨广为“智者大师”。

    晋王杨广走上法台,取出一道圣旨,当众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江南佛教重兴,上慰朕心,下合民意。特封高僧智顗所创天台宗,为大隋佛教正宗,永享皇家香火。钦此。”

    智顗感激万分,谢恩接旨。千僧法会使杨广在江南威望大增,十分得意。无论高僧、名士、官员,纷纷参拜晋王杨广,这才是:

    四海佛学终归一,天台宗派成正袭。

    而今南国佛学旺,莫忘杨广有功绩。

    千僧法会正在兴致之时,只见左庶子宇文述匆匆来到晋王身后,附耳说道:“启禀殿下,京城出大事了。”

    杨广一听,心中打了个机灵,问道:“何事?”

    欲知何事紧迫,且看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