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姚崇光下场?碰上李想杀手锏《受戒》!-《从小说开始的文娱大莽夫》


    第(2/3)页

    网友们惊讶不已。

    他们这才发觉李想距离八连冠,只差最后一哆嗦。

    可偏偏这一哆嗦,是最难的。

    毕竟……行百里者半九十。

    现代诗协会,会长办公室。

    姚崇光此刻反倒洒脱了,他万万没想到,李想即在写科幻长篇,又在拍摄电视剧,他的战场拉的这么长,每一个战场竟然都能完胜?

    这个对手太过恐怖。

    但此刻他要输的体面。

    赛道的选题报备给了文娱办,姚崇光的权力只能调整题目顺序,不能修改。

    可当沈炼回归湘西大地,李想成为六连冠后,姚崇光却奋力挣扎,想要尝试击败李想的不败金身。

    没有人知道在同门师兄弟里,他姚崇光对短篇小说的造诣,某些题材其实要在沈炼之上。

    他本来也能成为像沈炼那样的人,可是当他发现现代诗协会这条路,对于他的晋升十分有帮助后,他才将重心转移在现代诗方面,更是写出多篇现代诗,凭此扬名立万。

    这一转移便将短篇小说搁置在心中,这一转移就是小半辈子。

    临近退休了,想要搏一搏作协会长的位置,只是到如今这般田地,他即便是输,也要输得漂亮。

    即便是输,也要输得心服口服。所以在第七赛道题目未出炉之际,姚崇光亲自下场,    决定参赛。

    微博消息公布后,    全网沸腾。

    谁都没想到姚崇光,    竟然敢直接下场和李想对垒,如果输了的话,他将会颜面无存。

    邓文虎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感慨道:

    “算计了一辈子,没想到临老,临老,姚崇光竟然还糊涂了?走了这么一步臭棋。”

    可以预料,只要姚崇光失败了,他俩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他邓文虎选不上,姚崇光凭什么又能选上呢?

    谷牓

    至于作协会长这个位置是李羽的,还是其他人的,对于此刻的两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第七赛道——朦胧】

    题目新鲜出炉,朦胧这两个字,看似宽泛,看似比乡土更好切入,但不少作者却动不了笔,正因为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他们反倒找不到角度。

    这个题目写起来简单,但是想写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书房里,自从决定参加这个比赛后,他便再也没有待在现代诗协会,毕竟他是参赛选手总是待在主办方的地盘上,容易惹人说闲话。

    姚崇光伏案正奋笔疾书,他半辈子的不甘,半辈子的妥协,半辈子的不情愿,曾经为了上位,他将自己的文学志向强行扭转,但此刻,他满肚子的牢骚,满肚子的委屈,在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时间,便化作一篇篇短篇小说流淌于他的笔下。

    姚崇光明白这一仗派赢了,将会是他辉煌的开始,如果输了,只不过是梦醒罢了。

    与此同时,李想坐在阳台的摇椅上,伴随着秋千的晃动,他眉头微皱。

    朦胧,这种不带指向性的题目,反倒让他犯了难,倒不是不知道写什么,而是不知道到底选哪一篇。

    他皱眉思索着,眺望远方,忽然看见沙滩的尽头,海浪一朵朵,潮起潮落。

    刘永希正在和伍宇恒嬉戏打闹。

    李想见状,忽然有了主意。

    他回到屋里,拉开椅子坐下,在键盘上敲击着,屏幕上显示出两个大字,名为——受戒。

    《受戒》是汪曾祺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bj文学》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受戒的作者汪曾祺老先生汪在地球被誉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华夏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华夏最后一个士大夫。”

    可想而知,他的影响力有多大,而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便是——受戒。

    这部作品在当时的时代,影响力也非同一般——上承京派小说文脉的《受戒》,曾获得《京都文学》评选的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获奖作品”。

    尽管由于题材、风格“另类”,在《受戒》问世的当年主流评论界保持沉默,但是它受到读者的欢迎,一个公社书记对汪曾祺说,他们公社开会时有两位大队书记一边开会,一边默写《受戒》中明海和小英子的对话。

    时间证明,《受戒》及其后汪曾祺发表的一系列作品跳出了1949年以后文学界主流关注“宏大主题”、“宏大叙事”的藩篱,侧重于关注小人物、小事件、小生活,讴歌人情人性之美,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中小说的新格局,对寻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甚至在后来,受戒还入选了华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名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