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闻于正大夫乃邘国公子,家学何其薄也,吾今日且暂为人师,大方指点一二。 自古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无城,则君不能安,无郭则民不能守。 所以筑城是如今我卫国现下重中之重的大事,否则,何以御匪,又何以拒敌?” “是矣,华大夫此言乃是正理。如今狄人仍尤在侧,虽有齐公子无亏率三千之师代为戍卫,然为卫国社稷考虑,亦不可不防也。”其他士人也是纷纷们点头,没有城郭他们就始终没有安全感。 于正见华龙滑大夫发言时先将自己的家世点拨了一番,又一副好为人师的样子,他也不生气,仍是面色自若地道: “敢问大夫,此为何地?大夫又是为哪国筑的墙?” “你…”,华龙滑大夫意识到于正言语中的陷阱,却是急中生智,转念言道:“此地为我卫君所居之地。” 于正闻言却是立马哈哈大笑起来:“大夫错矣,此乃曹国漕邑。” 于正看似开着玩笑,实际却是毫不留情地反驳着华龙滑大夫的说辞。 他便是要用这一问提醒大家,此地可不是卫国,不过是暂居曹国的边邑之地,浪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筑墙,最后得益的真的会是卫国吗? “此乃狡辩之言,我等虽暂居曹地,然如今狄人在侧,盗匪四起,如何不需要筑墙防卫。”大夫石祁子却是没有偏帮于正,他也认为筑墙实是有必要的。 “上大夫明鉴。”华龙滑谦逊了一声,向石祁子作了一礼,尤自得意地看向于正。 于正对其小人模样视而不见,又换了思路,转头躬身向老前辈石祁子大夫请教道:“敢问上大夫,此地新筑之墙若成,比之卫国朝歌之墙若何?” 这是什么问题,这有可比性吗? 石祁子大夫如实作答:“朝歌本为殷商故都,我卫国分封建国后,历代卫君亦以此为都,两者城墙怎可同日而语。” “然也!”于正点头应道,又说:“诚如上大夫所言,朝歌本就是天下有数的坚城,又经我卫国历代国君累年加筑,本该是固若金汤。” “然此坚城如今如何?”于正眼神犀利地扫射在坐众人,这个答案想必他们这些卫人是最清楚的。 果然,在座的士大夫们想起朝歌情景,想起那次狄难皆是一片死寂。 正沉寂的气氛,正适合于正大声地分说观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