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律法方面当对士子给与优待,至少不能跟寻常民众一样判刑,肉刑之类的当一律免之,其他流放、赀罚等罪罚也当有大幅度减免,若是士人位列大夫,更要彻底免除刑罚。” “只有这样,士人才敢铮铮直谏,也才敢直陈利弊。” “唯有如此。” “天下才能走上正道!” “也才能不断得到反馈,进而不断修正错误。” “天下大治,时间早晚罢了。” “彩----”柳安的话刚落,又引起一片拥戴、附和声。 柳安看向秦落衡。 高声道: “秦博士,你认为呢?” 秦落衡神色很平静。 淡淡道: “我已将你所说记下,或许会有所考虑。” “只是你所言皆为惠‘士’之言,我并没看到任何可行的治理之策,不知对于具体的地方治理,你又有何良策?” “山东土地兼并成风,你可有治理法门?” 柳安脸色一滞。 柳家自柳下惠后,家境是每况愈下,已从当时显赫贵族,衰败成了一个地方豪强,土地兼并他自然清楚,因为柳家就身处其中,若非是靠着土地兼并,他何以能博览群书?又何来家财赶赴咸阳? 治理? 他又岂肯言绞死自己的谋略? 只是秦落衡已问到了自己,若是不说点什么,反显无能无才,略一思索,他便想到了应付之计,正声道:“眼下大秦在颍川、陈郡等地推行的‘使黔首自实田’,在我看来,却是一个不错的治理法门。” “但真想彻底解决,当如当年六国一般,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现在山东各地之所以出现土地兼并,源头便在当年秦一统天下时,将本不属于黔首的田地,分给了这些黔首,让这些人起了贪欲,进而致使了后续的一系列动乱,若是准许土地买卖,买卖有他们自己决定,自然就不会再有争议了。” “当年六国尚存的时候,天下何曾听过土地兼并?” “一切其实只因秦廷倒行逆施!” “稍作斧正即可!” “土地兼并,只是纤芥之疾!” “至于对天下的治理之策,只需依循儒家的法门即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士就是最适合传达信息的人。” “底层的民众身份低贱,何以敢出头闹事?” “只要把士安抚好,天下自然大治。” “如此浅显易懂的法门,秦博士竟听不出来?” 四周顿时响起一片哄笑声。 秦落衡蹙眉。 他那里不明白柳安的心思。 柳安根本就没想过治理之策,他也不希望大秦得到治理,对他们这种地方豪强而言,天下一层不变,才是最好的。 变化? 他们最害怕变化。 一旦天下得到正规治理,他们所拥有的地位和财富,便会被很轻易的瓦解,他们本就靠鱼肉乡里来维持尊贵,若是大秦开始图治安民,他们无疑将首当其冲,他们自然不愿。 也是最抵制的。 自然。 他不会为大秦献治理之策。 秦落衡虚眯着眼,颔首道:“这是我见识浅薄了,你所说的我都记下了,其他士人可有另外的治理之策?” 他并不气恼。 他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能够参加的士子,除了少部分人,大部分都是既得利益者,大秦若是进行大治,定会惠及底层民众,而这无疑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尤其是不清楚大秦大治的方向,他们更是不敢轻言治理之策,唯恐伤及了自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