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志不在楚州-《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挞懒与兀术也都明白过来,徐还和他们一样——志不在楚州。
他们在算计徐还的援军,徐还也在算计十万金军,一样都所谋甚大。
区别在于,谁能抢占先机,谁能更胜一筹。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徐还略占上风。
至少徐还从一开始就看透了他们的用意,并将计就计予以应对,而挞懒和兀术却后知后觉,连徐还的行踪都没搞清楚。
如此失了先机,难免就有些许被动了。
借楚州这颗鱼饵绞杀宋国援军已经没有可能,挞懒难免有些许失望,却并不惊慌。
毕竟局势还没有糟糕到那个地步,他立即调动兵马前往山阳方向,阻截徐还的主力,确保后路安全。
与此同时,余下的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楚州城下。
攻陷楚州,成为他唯一,也是最后的诉求,若拿不下这座城池,金军的淮南之战也将以失败告终。
而且攻陷楚州是要有时间限制的,他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前去增援兀术。
四太子一个人率领数万残军,要挡住岳飞、李彦先、郦琼的三路兵马觉不容易,能支撑多久很难说。
挞懒很清楚,兀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实力全部消耗殆尽,一旦前线撑不住,他绝对会立即撤军。
若不能赶在兀术撤退之前拿下楚州,那就真的败了!
说到底,他们仍旧有些低估了徐还,低估了他的谋略,低估了他对宋军的统摄力度。
以往松散畏战的宋军,这一遭却相当积极,而且同心协力,几路兵马配合得当,偕同前进,步步为营。
毫无疑问,如今局面,对金军相当不利。
完颜挞懒当即下令,对楚州发起最猛烈的进攻。
此后不久,挞懒又特意命人将秦桧叫到中军大帐,两人秘密交谈许久。
据说当时有亲兵在大帐前五十步戒严,任何人不得接近,交谈内容外人自然也就全不知晓。
……
淮水岸畔,徐还眉头紧皱。
虽说如今局面对宋军有利,但他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