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志不在楚州-《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3/3)页
一点不错,此战他志不在楚州。
楚州岌岌可危不假,但稍微用心观察,不难发现那是一座陷阱。
既然是陷阱,就不能一头扎进去送死。
何况如此大费周章,调动这么多的兵力,如果目标只是一座楚州城,无疑代价太大,收获太小。
所以从开始,徐还的战略构想便很宏大,如同枢密使赵鼎所言——志在整个淮南。
若能趁此机会,收复整个淮南,宋军的边防线将从长江推进到淮水。有此屏障,江南的安全将大大提升。
宋国的半壁江山才能暂时无忧,获得最为需要的喘息之机,以及为北伐创造可能,奠定基础。
当然了,如果能够拿下淮水,将金军后路截断,绞杀兀术与挞懒大军,那自是最好不过。
但是……
理智告诉徐还,可能性很小,挞懒绝对不会坐视后路被截,宋军眼下也没有足够的实力。
所以,不能贪心。
若能夺回整个淮南,已然谢天谢地。
所以渡江之后,他在瓜州露了个面,迷惑金军之后,便立即带着主力绕道直奔淮水中上游。
几座要紧的城池拿下来,可以说此战已经胜了一小半,但是……大军在山阳遭到了挞懒所部的阻击。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徐还一点都不意外。
他真正担心的还是楚州,挞懒现在必定猛攻楚州,偏生自己现在寸步难行,岳飞、郦琼、李彦先所部的进展有限,楚州完全孤立无援……
那座风雨飘摇中的城池还能坚持多久呢?
其实,相比于拿下整座淮南而言,即便楚州失守,也算不得什么大事,甚至可以说瑕不掩瑜。
但徐还却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悲剧。
毕竟如此对赵立、对楚州军民而言太不公平,他们没有义务为了所谓的大局,无休止的牺牲……
再者,自己此行的主要任务是救援楚州,倘若最终城池失守,朝中的文官们恐怕不会放过自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