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娘子初至,内子会为你准备起居之所,一应用品,尽可放心。” 李师师是聪明人,知道徐还与司马靖有要事相谈,欣然笑道:“奴正欲去拜夫人,且先告辞。” 辛赞立即派人引李师师前去见黄若彤,徐还则笑道:“先生,岳阳楼整修一新,不若登楼一观如何?” “甚好!” …… 天气不错,秋高气爽,登上岳阳楼,但见湖水茫茫,直至天边,八百里洞庭波澜壮阔。 “先生如何打算?是如范蠡一般,携佳人泛舟湖上,还是……” 徐还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直接询问。 司马靖凝望湖光山色,沉吟片刻,问道:“驸马盛情,靖岂能不知?而今能与师师携手,着实多谢驸马,算是了却在下一个多年夙愿。 余生除了与她相伴偕老之外,也该考虑第二个愿望了。” “先生还有何愿望?” 司马靖悠悠道:“靖毕竟是个读书人,读的是孔孟之道,横渠之学,而非黄老之术,岂能没点抱负?” 徐还心中一动,看来司马靖似是横渠先生张载门人。即便并非弟子传人,也受其学说影响较大。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为横渠先生名言,门下弟子传人多少受其影响,大都心怀抱负,希望建功立业。 有戏! 只听司马靖续道:“昔年我也曾入东京汴梁科考,意图报效朝廷,施展凌云壮志。 却发现朝堂上尽是尸位素餐之辈,帝王昏聩,奸臣当道,东京城里,达官贵人们醉生梦死。” 徐还听在耳中,有些意外司马靖竟如此直言不讳,看得出武陵野老年轻时多半也是一位愤青。 “失望!” 司马靖吐出两个字,叹道:“当时我便对朝廷失望了,放弃科考,饮酒买醉,也是那时候见到师师的倩影,可惜……” 那时候,东京人尽皆知李师师乃官家赵佶的禁脔,一个落魄书生不要说染指了,连多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只是没想到,这一面之缘,一眼情缘,司马靖记了几十年,最终成就良缘,得偿所愿。 “当时的朝廷确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