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也好不到哪里去,驸马以为然否?”司马靖径直打断,出声反问。 徐还并未答话,但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司马靖看在眼里,也是一笑:“不过也许有另外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 “有几个问题想问问驸马,不知驸马能否开诚布公?” “当然!” 司马靖笑道:“听闻杨幺逃亡桃源之时,李彦先一开始并未前去拦截,而是后来才出动。” “也不晚啊,没有让杨幺逃出去。” “是不晚,只是…倘若当时金兵南下的消息尚未传开,驸马还会做同样的决定,让李彦先如期阻截吗?” 司马靖目光灼灼看向徐还的眼睛,仿佛看透了一切。 “哼哼,先生以为呢?” “养寇自重,有更大贼寇出现,杨幺这等跳梁小丑,留之何用?”司马靖的回答很直白。 “哼哼!”徐还仍旧是淡淡一笑,也不生气,也不担忧,相反很欣慰。 司马靖要是连这点都看不出来,有什么资格担任谋主?关键还是要看他后续的态度。 “朝廷诏令驸马入蜀平叛,驸马应该是如饮甘露,正中下怀吧?” “蜀道难,不易走啊!”徐还幽幽一叹。 司马靖道:“蜀道固然难,蜀中却有天险,昔年刘备成一方霸业,刘邦则奠定汉室四百年基业,蜀中是块福地啊!” “固是福地,也要相携而行,刘邦若无张良、韩信;刘备若无卧龙、凤雏,如何能走过蜀道艰险,守得云开见月明?” 事已至此,徐还也不再藏着掖着,凝望洞庭湖波光,沉吟道:“昔年范文正公作《岳阳楼记》曾有一言。” “嗯?” 徐还看向司马靖,悠悠道:“微斯人,吾谁与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