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一仗,对于汉武大帝来说。 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无论是回溯画面中,年老的汉武大帝。 还是正在观看回溯画面的壮年汉武大帝。 当看到李广利投降。 大汉王朝,七万忠骨,全部埋葬他乡。 甚至有些人,在死前,仍大呼杀贼,而后力战而亡! 看到这一幕。 所有的学者们,都沉默了。 与此同时,壮年汉武大帝,也同样神色落寞,双眼之中带着浓浓的惋惜之色。 这些, 都是大汉忠骨,是大汉的铮铮儿郎! 对于将士而言,马革裹尸,是最高的荣誉。 自古以来,无数华夏将士,用自己的鲜血,为华夏族群留下了血染的风采。 可惜, 这些将士的鲜血,在李广利的将令下,不在为大汉而流…… 所有人,看到这一幕。 都情不自禁,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叹息。 然而, 出奇的是。 这一仗之后,回溯画面中,汉武帝竟然没有爆发,而是神色落寞的坐在思子宫中。 不知不觉,他似乎睡着了。 睡梦中,他反复梦见,已经故去的霍去病,卫青,和皇后卫子夫。 梦中,年老汉武帝,嘴角泛起一抹笑容。 经历了一系列挫败后的汉武大帝,此时的内心,早已经是千疮百孔,身心俱疲。 也正因为如此。 他开始怀念,年轻时候的人和事。 昔年, 上林苑,风华正茂,鲜衣怒马,无忧无虑的狩猎。 在平阳府,对歌姬卫子夫的一见钟情。 还有被他给予宠爱,厚望于一身的霍去病。 每次想到这些,他都会忍不住的笑醒。 然而, 思子宫内,醒来后的汉武大帝,看着空落落的宫殿,又感到无比的凄凉与孤独。 能陪伴他的,只有那一盏盏星星灯烛之火。 微弱的火光,像风中残蝶般飘摇,似乎随时准备熄灭。 不知不觉间。 汉武大帝,看到躲在角落中,缩着脑袋的刘弗陵。 刘弗陵,今年才只有几岁,是钩弋夫人为刘彻所生的皇子。 深陷凄凉孤苦的刘彻,看到自己的骨血,褶皱的眼角,总算是爬上了一丝笑意。 “父皇怎么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你了?” 年老的汉武大帝,对刘弗陵慈和的笑道。 “母亲不让我打扰父皇。” 刘弗陵软糯糯的说道。 “为什么?” “因为父皇刚刚吃了败仗。” 刘弗陵的话,将一把年纪的刘彻逗的哈哈大笑。 说起这次败仗,不知不觉间,汉武大帝似乎想起那些曾经和霍去病一同征战漠北的将士们。 这些将士,大部分都已经战死,或者老去。 但也有一些伤残老兵,在当时授勋之后解甲归田。 其中,一个乡村,更是被称为功烈之乡。 年老汉武大帝当即将霍光唤来。 “你上次告诉朕的功烈之乡有多远?” 年老汉武大帝询问霍光。 霍光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迟疑,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但是, 顿了片刻, 霍光还是硬着头皮说道:“那是一个偏远的乡村,离京城少说也得有三百里。” “三百里不算远,即刻备架。” 汉武大帝决定,去功烈之乡看看。 其实, 自从卫青和霍去病,相继去世之后。 年老的汉武大帝,就想去看看那些曾经跟随卫青霍去病一起封狼居胥,征战沙场多年,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的老部下。 看看他们如今过得如何。 也只有在当年的这些老兵身上,才能勾起曾经的美好回忆。 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 汉武大帝更是想见他们。 …… 功烈之乡。 “陛下来了!陛下来了!” 一个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者,兴冲冲的跑进了村庄中,声音嘶哑,但带着喜悦。 他,只有一条手臂。 虽然笑容朴实,但是这条手臂,却是在当年和敌人浴血拼杀时,永远留在了匈奴。 他的这一声喊,顿时引起了轰动。 “快看呐,乡亲们……” “陛下来了,在那边,快……” “是陛下,是陛下,快列队,列队啊……” 当刘彻的马车,缓缓驶进功烈之乡时,瞬间就引起了全村的轰动。 他们,早已退出战场多年,面向黄土背朝天。 却在这一瞬间,再次有了当年,跟随卫霍一同征战匈奴时的气势。 因为他们知道。 这次要见的,是陛下! 是曾经,在帝都给他们受过勋的汉武大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