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烛影斧声-《五代十国往事》


    第(3/3)页

    在这种说法中,赵光义具有明显的作案动机和明确的作案时间,但也强调赵匡胤是自然死亡。

    史料相互矛盾,史学家各执一词,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乐趣。下面我们就将抽丝剥茧,试图寻找历史的真相。

    首先从史料的成书背景入手,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司马光生活在北宋,他的观点是“赵光义绝对无辜”,那一晚赵光义不在宫中,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而且对于赵匡胤的驾崩和被邀请入宫,赵光义表现得极为惊诧和恐惧,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瞻前顾后,证明赵光义事先不存在什么阴谋。

    南宋时的李焘首次将“烛影斧声”引入,于是“启千古之论端”,而到了明朝,程敏政的则“诋之尤力”。

    简单提炼一下:案发时的北宋,人们全都相信官方说法;到了二百多年后的南宋时候,人们才开始捕风捉影,添加了“目击者”的回忆,证明赵光义具备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而在过了六百多年后的明朝,才有了赵光义弑兄夺权的明确指控。

    大宋朝的第一次皇位更迭是兄终弟及,此后便一直是父死子继,神器始终在太宗一脉传承,后来“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一隅,当时高宗绝嗣,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又撞脸赵匡胤,于是天下盛传宋太宗当初就是弑兄夺权,所以赵匡胤转世投胎成为金太宗,“靖康之变”就是太祖针对太宗后人的报复行为……

    高宗赵构于是海选太祖后裔,并最终传位给宋孝宗,从此之后,神器便又回到太祖一脉传承,直至被蒙古人所灭。

    也就是说,北宋时,皇帝是赵光义后裔,而南宋时则是赵匡胤后裔。那么北宋史官坚称太祖自然死亡、太宗无辜,和南宋史官开始怀疑其中有蹊跷,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朝人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添油加醋也就更好理解了,最起码没有政治红线的束缚。

    于是阴谋论的支持者们站了出来,说弑君的铁证肯定被北宋当局清理干净了,北宋的史官也不敢“乱讲”,部分漏网之鱼的线索只能被迫隐藏,直到200年后的南宋才重见天日,所以不能因北宋靠近事发时间而就认定其真,亦不可因南宋、明远离事发时间而就粗暴地认定其伪。

    有一定道理。

    自清朝开始,不断有学者提出各种质疑和证据,认为赵光义不太可能是弑兄夺权,因为这个“权”根本不用夺,本来就是他的。支持这个说法的强有力证明就是“金匮之盟”。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