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争强好胜的泡利-《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第(3/3)页

    换句话说,玻尔这个模型是“先射箭,再画靶”的。

    但陈慕武却在论文中,整个颠倒了玻尔的原子模型,也就是不能从假想的电子轨道出发计算光谱线,而应该是通过光谱的物理变量来推算电子的运动。

    如果假想中的电子轨道并不存在,电子的运动依然可以通过光谱变量推算。

    “停停停,维尔纳,先到这里不要继续读下去了,把这篇论文拿来给我看看。”

    玻尔越听越乱,干脆叫停了海森堡,他自己要亲眼看看,小师弟陈慕武都在论文里写了什么“歪理邪说”。

    玻尔从头到尾仔细读了一遍《关于量子力学》这篇论文、呃、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里那些奇形怪状的大括号与方括号,p,q等等乱七八糟的字符,看得他眼花缭乱。

    他觉得自己好像被陈慕武给说服了。

    “维尔纳,你也来看一遍这篇论文,等你看过之后,我们再来互相交流一下。”

    半晌之后。

    “看完了?”

    “是的,主任。”

    “那你有什么看法吗?”

    海森堡如实回答道:“我觉得……陈先生这篇论文似乎把我给说服了,确实如他所说,电子的轨道,以及它的位置和速度其实都是‘实验中无法观测的物理量’。对于原子来说,实验中可以观测的物理量只有光谱的频率和强度,除此之外,一切有关原子的描述都只是‘假想概念’。”

    海森堡的教父,正是陈慕武在论文中引用的那个哲学观点的提出者,马赫。

    所以他对陈慕武提出来的新观点,接受起来没什么困难。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只是在论文后半部分引入的那个叫做‘矩阵’的数学方法,我只看明白了个大概齐。我想,可能是因为当时在哥廷根大学上数学课时,我没有好好听讲的缘故。”

    玻尔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在心中盘算着,是不是应该从哥本哈根大学请一个数学教授来,到理论物理研究所给这帮大老粗们,还有自己讲一讲课?

    ……

    不光是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汉堡大学的泡利,面前也正摆着新一期的《物理学年鉴》。

    身在德国的他,比远在丹麦的玻尔,更早几天拿到了这本期刊,也就更早几天看到了陈慕武最新一篇的论文。

    泡利这次很罕见地没有对论文内容发出诘难,也没有在期刊印刷的空白处,写下他那三个评语中的任何一个。

    但这并不代表着他完全赞同陈慕武的这篇论文。

    泡利认为,论文前半部分提出来的这个新理论是一幅精彩的物理图像,量子领域终于有了新的数学秩序,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让他的生活重新出现了光彩。

    只可惜在后半部分,陈慕武却画蛇添足,用某个纯数学体系把这个新理论糟蹋了。

    但总归还是瑕不掩瑜,看来这个陈慕武还是有点实力的,我泡利也不能总居于人后。

    现在有了新的理论,还有着一直都存在的实验现象,泡利打算用陈慕武的办法,试试看能不能完整地推导出氢原子的光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