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柜橱上精工錾刻多种动物的大型金器烛台; 又如墙面正中间悬挂了法兰西风格的黄铜鎏金佩剑; 还在刚好避过阳光直射的一处暗角,放了一幅疑似达·芬奇油画《救世主》。 休谟坐靠在沙发上,双腿上盖了一张薄毯。 从于连进门的一刻起,不曾错漏他的任何表情。 于连迅速扫视了一眼会客室装潢。 他没有看黄金烛台,也草草略过了贵重佩剑,最终眼神不由在油画上多逗留了几秒。 随后,于连看向休谟,顿感不寒而栗。 休谟身形枯瘦,却目光逼人。 明显是行将就木的病人,身体接近崩溃边缘,但丝毫不减凛冽气势。 空气中,似有一股血腥杀意扑面而来。 于连猜测休谟的身份并不简单,必定有过多年战场经历。因为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沾上了恐怖气息。 他没能坚持与之对视,只看向休谟的下颚,尽量得体问好。“休谟先生,下午好,很荣幸见到您。” 休谟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了于连一遍,半分钟后才抬手指了指软椅。“你好,坐吧。” 布兰度没有一起坐下。她站到休谟身后,作为完美隐形人,围观终场考核。 于情于理,休谟都要见一见新来的家教。 于连要住在班纳特家一年之久,休谟只有亲眼审核才能安心离去。 休谟问:“索雷尔先生从贝桑松神学院来,却不见你穿着那身漆黑教士袍。” 这句话说得平铺直叙。 于连听不出是褒是贬。如果有的选,宁愿一生远离黑色教袍。 他讲出了真心话,也是最适合的回答。“这里是英国,而我来应聘家庭教师。比起天主教教士的黑袍,绅士礼服更为合适。” 休谟面无表情,不说赞同与否,又道:“在贝桑松的神学院学习,你见过弗里莱神甫了,他过得怎么样?” 弗里莱神甫! 于连听到这个人名,似乎面色如常,但在短短1秒内,他不自觉地单边上唇微动。 布兰度迅速捕捉到这个转瞬即逝的微表情——这是讥笑。 于连语气平静地说,“弗里莱神甫已经是代理主教,我只是学生,就在学院中远远看见过几次,不知道他的近况。” 才怪! 弗里莱神甫,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 神学院不研究教义,反而变成乌烟瘴气的派系攻讦之地,就是这个代理主教一手炮制的。 此人在波旁王朝当局的政军领域也有一张关系网,非常人可以动摇。 于连会从考生第一落到一百九十八名,正是弗里莱神甫的暗中手笔。 考官在弗里莱神甫的示意下,在自己考试时故意诱导提问。 当自己如实回答,反而掉入了陷阱。被判定不该广泛阅读书籍,那些知识都被划到渎神的邪恶范畴中。 背后原因是弗里莱神甫一直不喜神学院院长。既然无法直接攻击院长,那就打击他欣赏的学生。 弗里莱神甫,正是自己想要远离神学院的根源之一。 为什么休谟要问起这个人? 于连不了解两者的关系。是敌是友?或仅是听过姓名的陌生人? 眼下,自己在回答时不露喜恶,是最安全的。 休谟不说信或不信,只道:“之前你的一句话说得对,这里是英国。不论弗里莱如何,你的新工作是在大不列颠。懂了吗?” 于连若有所思,这是在暗讽弗里莱神甫吧? 暗指不论法国教会的势力如何庞大,其触角都不能控制英国。当自己一脚踏上大不列颠就该有信心,能摆脱阴暗过往重新开始。 休谟却不多言,将纸袋推向于连。 “我身体不适,不留你共进下午茶。回去仔细甄别合同内容,做事忌冲动,想好再签。” “谢谢提醒,我会的。” 于连双手接过纸袋,这一刻手上沉甸甸的。 休谟一直对他不苟言笑,看似挑剔,却隐含着语重心长。 于连带着合同离开了,走前留下在斯卡伯勒镇暂住的旅馆地址。约定会在七日内,准时给出最终签约与否的答案。 布兰度把人送出门。 再返回二楼休息室就见休谟一改此前的冷冽,人似泄了气的气球,神色疲惫地躺靠在沙发内。 布兰度心下一紧,“老师,我送您回房休息吧。” 第(2/3)页